一種新的方法
MSCI似乎已經做出調整。就像中國在出臺QFII和RQFII兩種機制間隔九年,在啟用滬港通和深港通間隔兩年那樣,MSCI正在采取“小步走”的做法。
今年,MSCI提議僅納入從滬港通和深港通覆蓋的A股中精選的股票。此舉意味著可投資股票有限,但由于滬港通和深港通不受與QFII相同的限制,我們認為,該提議有很好的機會得到接受。
最初,該提議設想的169只股票將使中國股票在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僅提升50個基點,至28.6%。但這只是楔子較薄的一端。
當這169只股票納入指數(我們預計這將在2018年6月成為現實)后,它們的初始權重將會較低。下一步將是由MSCI增加權重。
我們認為,這將立即把中國A股在指數中的權重從50個基點上調至8.6%。但這還不是終點。目前,滬港通和深港通總共覆蓋1479只股票,而在QFII機制下可交易2900多只股票。
隨著滬港通和深港通逐漸發展和A股被全面納入指數,中國的總體權重可能會增至近40%。
中國股票在MSCI明晟全球指數(MSCI All Country World Index)中的權重將從3%提高到4%,排名從目前的并列第六升至第四,僅次于美國、日本和英國,但高于法國、加拿大和德國。
對全球股票配置的影響
在一些投資者看來,中國在過去幾年的政策風險和經濟挑戰給其巨大潛力蒙上了陰影。
我們認為,中國A股早日納入新興市場指數將提醒投資者,中國巨人在醒來時,將對他們的全球股票配置產生切實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