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過去兩年,所謂的賽道邏輯大熱,也就是押對行業,坐享收益。但是這個邏輯在今年初,尤其這兩個禮拜,遭遇重大挑戰。越是大熱門行業,波動回撤越大。
2022年,投資者到底怎么選行業?黃金時代和白銀時代,不同階段的行業,如何分辨其中的風險與機會,我們想先從一個小故事講起:
有個企業家去參觀汽車工廠,因為造車是現在很火的一門生意。但是到車間后發現,這汽車廠除了輪胎和玻璃不生產,別的都自己造。這就怪了,汽車零部件產業鏈高度成熟,直接外包或者采購回來,自己拼一臺車最簡單啊?為什么要全部自己做呢?
車廠老板說,如果選擇外包,除了原材料成本外,你還得給別人留利潤空間啊。如果每個環節別人都要賺10%的利潤,那你全部交給別人干,工作是輕松了,但其實你生意的利潤率下降了。只有自己做,才能建立優勢;甚至只有自己做,才能維持利潤率,這就不僅關系到優勢,更是對生存的要求。
02
這個案例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那些熱門行業的參與者,常常賺了吆喝,但沒賺到利潤,因為核心價值不在自己的手里。
一個組織,一家公司,包括我們每個人,我們之所以有價值,一定是因為能夠幫助別人,去完成他的任務,去解決他的問題。因此,這個解決問題的核心價值,你一定要靠自己的雙手打造。
如果你去細心觀察,熱門行業一般有三個特點:
第一,熱門行業一般收入增長非常快,行業大盤在飛速的漲;
第二,因為行業增長快,它會吸引很多同行甚至外行跳進來。就像突然發現了一座金山,一定會有無數人扛著鏟子跑過來。
當來的人多了,它又會產生兩個二級效應:
1-引發巨大的競爭,競爭會帶來殺價;
2-大量的外行沖進來,它會采取整體外包的策略,導致利潤率進一步下降。這就是為什么熱門行業常常是賺了吆喝,但不賺利潤。
第三,資本市場在初期,會對行業大盤飛漲保持高度的興奮,甚至可以不要利潤,給到非常高的估值。投資者一旦相信了這個淘金故事,按照非常貴的估值去買單,就給日后留下了隱患。
03
這就是為什么,熱門行業里也會讓人栽跟頭。
反過來講,有些行業,看似進入了白銀時代,甚至青銅時代,但反而可能有機會。為什么這么講?
第一,穩定增長的行業,資本市場沒有過分樂觀的預期,給的估值大體上合理。估值合理,買的便宜,本身就是高回報的來源之一。
第二,有些行業,雖然增長不算快,但是行業里有競爭力超強的企業。如何看企業的競爭力呢?這里面也有三板斧:份額體現市場地位、毛利率體現競爭壁壘、利潤率體現經營效率。
簡單來講就是說,那些大熱門行業,它需要飛速的奔跑,才能賺到一點利潤。就像一個橙子,每人都來榨一下,它能出的果汁就很少。而你要找的是椰子,不顯山不漏水,外殼堅固,壁壘深厚,但一敲開,里面全是飽滿的果汁。
04
最后總結。今年的投資機會,會呈現更加結構化、分化的特征。機會可能不在行業,而在企業。那些把更多核心價值拿在自己手里,少外包,多自主,盡可能多下場親手自己干的企業,最終會磨練出自己的優勢,也得到來自市場的獎勵。這個規律不僅屬于企業,也屬于每個職場上的奮斗者。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