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這種商業模式,這些年,中國經濟尤其是消費的不斷增長,商鋪們為購物中心貢獻了大量銷售扣點,帶來了購物中心整體現金收益,最新約20%的高增長。相比于世紀之初,二三十億的投資額來講,如今的租金回報率,已經從興建之初的3%,到2013年就已經超過了50%。一個非常精彩的加速復利模型。
恒隆的成功,做對的第二件事,是極為專注:只做高端商場和頂級購物中心。
在前些年,市場有過一次大辯論,說所有的購物中心一定會被互聯網干掉,因為事實是明擺著的,網絡購物沒有中間環節和租金成本,成本便宜,就可以低價銷售。因此,線下實體百貨店根本無法與低價的網購競爭,只能一夜之間“突然死亡”。
可是到這些年,大家突然發現一件事,高端奢侈品、頂級珠寶、單價越高的商品,越難以通過互聯網銷售。對這些東西,特定消費者對價格完全不敏感,他們需要一個線下的高端場所,在反復的觸摸和嘗試中,在體貼入微、彬彬有禮的服務中,去尋找那種微妙的感覺,而不僅僅是打包把奢侈品買走。這種體驗,是互聯網完全無法顛覆的。
高端購物,無法被互聯網取代,這是恒隆做對的第二件事。
就像開車常有的體驗,路上如果出門是綠燈,好像接連都會遇到綠燈。在做對了第一和第二件事之后,出現了順理成章的一個結果:因為只做高端,恒隆不僅沒被互聯網顛覆,反而陰差陽錯,巧妙避開了前些年線下百貨商場激烈競爭的市場格局,差異化的路線,讓他不僅錯峰,而且享有競爭優勢。
于是,這就有了極為重要的恒隆做對的第三件事:只買對的,不買貴的。
大家知道,每年新聞里喜歡追捧的一個話題,就是哪哪又出地王了,拍出了多少的天價。大家如果細心的話,可以去看幾件事,第一,那些地王們長期的回報率和業績往往都很糟糕;第二,恒隆幾乎沒有出現在地王的榜單當中。
一個極為簡單的道理,任何一個資產,你只有買的便宜,才能享有高回報率,再好的資產,買貴了,一切都白搭。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但是在紅綠波動的股票市場里,在一擲千金的拍地現場中,飆升爆表的腎上腺素,會把那些蒼白的道理瞬間擊的粉碎。克制,恐怕是人性中最難做到的事情。
在十幾年前,恒隆就看上了杭州最核心的一個地塊,但是因為價格不合適,恒隆一直等到了2018年才出手拿地。這不禁讓我們想到巴菲特投資可口可樂的案例,巴菲特5歲就賣可樂瓶蓋做可樂的生意,但是他克制了50年,一直到1988,市場大崩盤后,極為便宜的時候,他才出手投資。而恒隆,幾乎每一次拿地,都是在市場冰點,都是在其他房產玩家紛紛拋樓,集體跑路之際。事實證明,中國經濟不僅沒有壞,反而變得更好了,恒隆的選擇,恰恰是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別人貪婪時恐懼。
恒隆的故事,是一個極為專注,基于常識,使用超長期視角,運用現金流思維,在能力圈中建立競爭優勢的精彩商業故事。因為創造社會價值,也收獲商業價值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商業故事。它告訴我們,不論是股票、房產或其他任何領域,你都可以選擇成為一個價值投資者,并最終用時間證明你的成功。
在最新的股東信中,陳啟宗先生還做出如下幾個重要判斷:
海外購奢侈品消費等,政策會轉向支持國內購買,而非海淘;
基于貿易摩擦,消費更加重要,更多激勵政策可能值得期待;
貿易摩擦是為了遏制經濟,但遏制不力,往往被遏制者反而變得更強,如被迫進行和強化的獨立自主研發;
5G為何首先出現在中國?因為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優于美國的去中心化的分散模式,如美國為反壟斷分拆了貝爾實驗室;
無論世界如何變化,為人們生活服務的零售業務依然有很大空間
看好中國經濟,認為未來中國經濟體量會超過美國。更多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或搜“財經365網”看財經深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