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6月14日訊:解碼泰康-從保險到醫養的成功突圍。
泰康1996年創業,發展至今成為總資產8060億,營業收入1649億的綜合性商業保險集團。泰康以豐富的壽險經驗、卓著的資管能力、創新保險與健康商業模式,在巨頭林立的保險行業中成功突圍。
摘要
泰康發展經歷四個階段:1996-2005年深耕保險,開疆拓土;2006-2008年,資管大發展,泰康資管上線,獲益匪淺;2009-2014年戰略轉型,陳東升提出“從規模主導向價值主導轉型”,大力發展長期保險,開始布局養老地產;2015年至今打造健康產業閉環,重資產布局泰康之家、醫療、殯葬等板塊,形成“醫養康寧”四位一體的服務鏈條。
泰康的核心商業模式是打通“保險+大健康服務”循環:一是深耕保險主業,創新產品內涵;二是泰康資管投資獲得高收益,吸引大企業參與年金服務和團體保險;三是精準網羅中產人群,針對中產人群打造大健康產業鏈,發掘顧客終身價值。
深耕保險主業,拓展產品內涵。保險板塊收入占比中保費占絕對主導地位,2006到2018年平均占比高達74.46%。傳統保險上,泰康自2009年優化保險產品結構,逐步縮減銀保產品,擴大壽險、長期健康險等產品的占比。互聯網保險上,泰康注重線上銷售、聚集流量,截至2017年11月,泰康在線通過200多個端口渠道和豐富的創新產品條線,共積累了超過1.2億保險用戶。
資產管理卓著,網羅高端客戶。投資板塊對總收入貢獻比例達到17.3%,主要平臺為泰康資管。從2015年Q2到2019年Q2,平均基金總資產凈值季度同比增長183.94%。通過建立高效穩健的資產管理體系,在市場上獲得了引人矚目的高收益,以吸引和留住中產客戶。該管理體系主要分為五個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基礎設施、資金渠道、一級市場策略、二級市場策略和保駕護航系統。
重資打造“大健康”生態產業鏈。泰康醫養板塊著力打造“醫養康寧”四位一體的服務鏈條,創新設計保險直接賠付方案,綁定免費健康管理服務。一是通過自建、投資、合作的方式滲透醫療健康領域;二是泰康作為保監會首批養老社區投資試點,創立了泰康之家養老品牌,重資產自建養老社區;三是創立國內首家一站式互聯網殯葬服務平臺愛佑匯,開創“殯葬+互聯網”產品。
未來泰康發展的土壤在于不斷加深的人口老齡化趨勢和不斷提高的人民對高品質健康醫療服務的需求。需要從逐步擊破整合醫療機構質量不高,重資產運營成本高、回收周期長,民眾保險意識有待強化,傳統養老和殯葬理念的改觀等模式發展痛點,進一步積累中產客戶資源,創新保險提供服務等方面入手。
風險提示:本報告基于年報等公開數據,可能存在數據獲取不全面潛在風險,本報告不構成投資建議。
目錄
1 創業者泰康
1.1 時間維度:泰康的歷史沿革
1.2 業務維度:泰康的產業布局和發展現狀
2 泰康密碼:打造“生命產業鏈”的生態循環
2.1 定主業:深耕保險主業,創新產品內涵
2.2 盯中產:資管高收益網羅高端客戶
2.2.1 錨定企業年金作為資金來源
2.2.2 一級市場打新數量第一
2.2.3 二級市場策略:偏好市值高、經營穩健的主板公司
2.2.4 獨立的信用評級體系保駕護航
2.3 促循環:保險和“大健康”生態的融合
2.3.1 養老:泰康之家的養老新方案
2.3.2 醫療健康:商業保險實時賠付模式的先驅者
2.3.3 殯葬:“殯葬+保險+互聯網”模式初試水
3 泰康的前景展望
3.1 泰康標桿:凱撒模式的亮點與雷區
3.2 未來泰康的發展機遇和模式痛點
正文
1 創業者泰康
1.1 時間維度:泰康的歷史沿革
泰康發展經歷可以分為四個階段:1996年-2005年是市場建立和資源積累時期,保險產業開疆拓土;2006-2008年是資管大發展時期,泰康資管上線,獲益匪淺;2009年-2014年是戰略轉型期,陳東升正式提出“從規模主導向價值主導轉型”的戰略升級目標,大力發展長期保險,開始布局養老地產;2015年開始進入打造產業閉環的時期,大手筆布局養老地產、醫療、殯葬等板塊,形成“醫養康寧”四位一體的服務鏈條。
第一階段:業務初創和發展期(1996-2005年)
1996年8月,陳東升創立泰康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經營壽險、健康險等保險業務起家。三年內迅速在全國布局21家分公司,基本完成重點區域市場覆蓋。
第二階段:資管大發展時期(2006-2008年)
2005年泰康獲批A股直投資格,次年泰康資管開業,資管作為第二大板塊開始起航,沐浴“國十條”的政策甘霖,乘牛市快車,泰康資管在股市上斬獲頗豐;2007年泰康資管設立100億規模的泰康-開泰鐵路債權計劃,成為行業第一單另類投資產品,此后在石油管道、高鐵、公路等項目投資上頻現身影。糧草豐腴,泰康加緊推進布局縣域保險網點,拓展市場深度。
第三階段:戰略轉型期(2009-2014年)
2009年5月,陳東升提出“從規模主導轉向價值主導”的戰略轉型,與當時“黑馬險企”廣泛使用銀保渠道大量銷售短期、高利率的理財產品以獲得資金到二級市場舉牌的野蠻操作不同,泰康逐漸縮減短期險種的占比,限制了銀保渠道的使用。同時,開始從保險業向養老產業滲透。早在2007年,陳東升就萌生了要布局養老產業的想法,在一次婚宴上,他深感中國老人養老方式變革的必要性,提出了如連鎖酒店模式改造養老院的創業構思,先后考察了美國著名養老社區Erickson和多家日本養老機構,2008年4月正式向保監會提交了籌備養老社區的試點申請。2009年保監會批準泰康作為保險業第一個養老社區投資試點,2010年泰康之家投資有限公司 成立,養老地產的戰略布局正式落地。2012年首個養老社區開工,同年推出國內首個將虛擬保險產品與醫養實體相結合的創新型產品——“幸福有約”保險計劃。
第四階段:打造產業閉環期(2015年至今)
2015年10月,泰康之家首個項目燕園正式落成開業。同期,醫療、保健、殯葬等在泰康的產品線上多頭開花,目標是打造“醫養康寧”四位一體的“大健康”服務生態,探索保險產品綁定服務的創新模式。2018年,泰康保險集團以240.58億美元的營業收入首次進入世界500強榜單,列第489位。
1.2 業務維度:泰康的產業布局和發展現狀
歷經二十多年的發展,目前泰康形成保險、資管、醫養三大板塊聯動的格局。保險板塊以壽險為主導、其他多險種共同發展;資管板塊以泰康資管為平臺,涉及保險資管、企業年金管理、第三方理財、公募基金等多種業務;醫養平臺從醫療、養老、健康、殯葬等多個領域入手,打造“醫養康寧”四位一體的“大健康”服務生態。截至2018年末,泰康總資產達到8060.22億元,自2010年后同比增速逐漸放緩;平均資產負債率94.39%,高于壽險行業平均水平88.20%。
在戰略轉型后由于逐步減少銀保產品的占比,導致泰康的保費收入出現暫時的下降,2011年達到最大降幅,同比下降22%;2014年起重新回調,2017年達到轉型后增幅最大,同比上升28%,2018年底,保費收入達到1173.58億元,同比增長2%。泰康保費收入的市占率在2009年時達到最高為6.02%,后逐步穩定在2.85%-5%之間,2004年-2019年4月平均市占率為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