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11月15日訊:阿里回來之后,它會成為第一家在紐約和香港兩地同時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
想當年,阿里因為特殊的合伙人制度,不符合香港交易所的規則,轉投紐交所上市。美國市場允許同股不同投票權的制度,比如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巴菲特持有的A類股,就擁有遠高于B類股的投票權,即使你持有更多的股份,也不可能從巴菲特手中拿走對這家公司的控制權。
這些年在紐約上市,阿里一路成長,成為了美國市場市值增長最大的前十家互聯網公司。港交所大呼丟了幾萬個小目標!于是專門改了規則,進行了二十五年來最大的制度革新,允許這種特殊的股權架構設計,歡迎阿里來香港重新上市。
兩邊同時上市,投資者過去并不陌生,我們的大型銀行都是內港兩地同時上市。但是你會發現同樣的東西,兩邊價格不同、并且價差竟然長期存在。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兩個市場不能相互兌換流通。
而本次阿里回歸,最大的看點之一,是紐約香港兩邊同時上市之后,一份ADR(美國存托憑證,就是阿里的一股美股)可以兌換一定數額的香港普通股,這個兌換機制,就可以讓兩邊真正實現互通。投資者有可能從此刻開始,到上市初期,看到一個短暫的套利窗口期。
什么叫套利呢?這是一個金融術語,在市場中人們常常使用,它說的是一個商品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價差。比如史記里面說的,賈人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晴天時候造船等洪澇的時候賣,下雨天造車,等天晴了去賣,這就是跨越時間上的套利,因為一定是下雨的時候傘更貴,船更貴,在原材料便宜的時候去制造,在有需求市場漲價的時候去銷售,這就是跨時間套利。
套利在空間上就更簡單了,古代魯國人賣鞋子的故事;今天沿海的海鮮便宜、內陸的海鮮更貴;同款手機,在不同的地方賣的價格不一樣;今天全球競爭中,在原材料價格便宜的地方生產,在經濟附加值高的地方銷售,這些現象背后都帶有套利的色彩,它發現了價格在不同地方的差異,投資者給這種事起了個通俗的名字,叫做搬磚。
為什么說兩地同時上市并可兌換聯通,可能會出現套利窗口呢?
目前阿里在紐約上市,剛剛披露的財報,大象起舞,依然保持了非常強勁的40%的增長,但是市場只給了22倍的估值;反觀香港,騰訊剛剛披露的財報,增長速度降低到了19%,但是香港市場還是給出了32倍的高估值。對于兩個體量和實力都相似的互聯網公司,二者估值應該比較接近。如果按照同樣的標準,香港市場也能給阿里30倍甚至更高的估值水平,那么就意味著阿里在紐約賣的比香港便宜。
而這次兩邊上市,又存在這樣一個可以相互兌換流通的機制,那么投資者就可以在紐約買入更便宜的東西,到香港賣掉。(反過來講,如果香港因為近期事情波動加大,賣的比美國還便宜,反過來套利道理一樣)基于一個互通市場存在金融一價定律,最終,二者實現基本相等的合理定價。
套利其實是投資者對價格進行的一個糾偏機制,投資者辛苦搬磚,得到一個辛苦錢的回報,消滅價差后,它有助于更準確的體現出公司價值。而真正長遠來看,投資者能得到的回報,一定來自于公司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