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需的“結構性分化”
市場上呈現出來一個有意思的畫面:房市車市均出現了“結構性分化”。
“金九銀十”這個曾經屬于“剛需”的節日,從去年開始樓市已經黯然無光,今年車市也風光不再。
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10月國內狹義乘用車銷售195.0萬輛,同比下降13.2%;今年1—10月狹義乘用車累計銷售1812.8萬輛,同比下降2.1%。至此,今年乘用車市場已連續5個月出現銷量負增長。由此,2018年或也將成為中國車市26年以來首個銷量負增長年度。
但今年車市、樓市里卻不乏風光的身影。
從乘聯會公布的銷量數據來看,豪華車在10月份的零售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7.4%,尤其是大部分豪華轎車車型都迎來了兩位數的增幅。而面對日益重要的中國市場,銷量分列前三名的德系三強奔馳、奧迪和寶馬,也加快了其產品的國產化進程,大舉進一步攻搶市場。
對此,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向90度解釋稱,這是消費升級和樓市擠壓車市共同反應的結果,即普通百姓買房已經撬動了很大杠桿,更沒錢買車,因此,一般乘用車表現欠佳。但富人有錢買房也有錢買車,因此,在富人買車消費下,豪車的市場銷量很可觀。
樓市似乎也出現了上述分化現象。
“我們總價800萬的小戶型項目只有幾十套房源,但現在蓄客已經超過了1000人。”某樓盤負責人露出了滿意笑容。
可想而知,北京市場上這樣的“低總價”,絕不是普通“剛需”能買到的。
與此同時,今年第四季度,北京有個別“發證”項目的銷售價格已經開始有所微漲,不少豪宅項目選擇在四季度入市。
“作為一個有錢人,如今的限購限貸政策,都不叫事,豪宅永遠屬于稀缺,而且越來越稀缺,高端房源的保值增值也一直是最強的,所以大受歡迎也是自然趨勢。”諸葛找房分析師陳雷與90度地產探討時如是分析。
陳雷說,之前國家調控控制住了新高端樓盤開盤價,所以高端新開盤的少,供應少成交自然也少,現在一是價格稍有放松,二是高端產品的開發商預計短期內政策不會放開,迫于經營壓力,需要加快開盤速度,搶占市場。導致現在高端市場繁榮。
車市、房市現象說明了一個共同道理:市場對富人的影響微乎其微,背鍋的永遠是底層的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