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美國的波音-777客機
上世紀50年代,中國制定了工業化的戰略方針并開始實施,上世紀80年代中國制造開始走向世界,如今,中國正在進行全面的產業升級,在制造業中,大飛機被業內很多人稱之為現代制造業的“明珠”,其戰略意義十分重大。
圖為中俄聯合研發的C929客機
據權威數據統計,我們每向航空航天工業投入1元人民幣,不僅會拉動近70個行業的增長,而且還可關聯產出8元人民幣。大飛機還會帶動非常多的基礎科學的發展,譬如:固體力學、數學、熱物理、化學、信息科學等等。
圖為中國C919客機
近日,據俄羅斯媒體21日報道稱,在中國C919客機試飛成功后,中、俄兩國就宣布了C929的最新消息,中、俄兩國聯合研發的C929大型客機的整體設計、研發和在供應商選擇上已走上正軌,將在未來2年內確定機載設備供應商,未來8年內實現首飛,未來將成為世界主力客機之一。
圖為中俄聯合研發的C929客機
據消息稱,C929寬體客機配備了超臨界后掠下單翼設計,長約63米,翼展61米,高約18米,最大航程將超過12000千米,C929機身的復核材料比例已高達50%以上。具有四種設計布局,分別是典型三艙(280個座位)、典型兩艙(291個座位)、典型三艙(310個座位)和經濟艙(416個座位),從經濟艙容量來看,C929客機將是C919客機的3倍以上。
圖為由波音客機改裝的P-8A反潛機
一直以來,大飛機都是空中預警機、授油機、電子偵察機和反潛機最佳的承載平臺之一,當前,中國最新型的預警機空警-500依然是以運-9為承載平臺,雖然我們擁有先進的雷達技術,但是,由于沒有性能優越的大飛機,依然會影響預警機綜合性能的發揮,尤其是在運-20戰略運輸機不能作為預警機平臺的情況下,C929才是最佳的承載平臺。
圖為空中授油機
目前,當前中國C919客機的訂單量已達近800架,由此可以看出,國內市場對于大飛機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中國還需要進一步的吸取西方國家和俄羅斯的設計經驗和理念,在達到觸類旁通之后盡快形成自己的設計風格,未來,與歐洲空客和美國波音盡快形成“三足鼎立”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