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7月15日訊:中美同意重啟經貿談判,暫時避過了一場世紀大戰。近期全球的注意力開始轉移到歐美的火并上。歐盟斗爭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兩個事情。
焦點事件一:法國率先開征數碼稅
上周四,法國國會通過向科網企業征收百分之三數碼稅的法案,矛頭直指谷歌、亞馬遜、臉書和蘋果四家美企。
按照法國的這一方案,全球收入超過7.5億歐元、法國境內收入超過2500萬歐元的公司,都將按照營業額的3%繳稅。該方案的模式和征稅水平與歐盟數字服務稅草案中提議的相同(由于德國和北歐國家的反對,該草案曾于去年12月份夭折)。
幾乎與此同時,英國選擇也公布了自己的2%數字銷售稅立法草案,該稅收最初于去年10月提出,將于2020年4月生效——如果在此之前沒有達成關于該問題的國際協議的話。西班牙也正在采取類似的行動。
本來歐美貿易戰就已經一觸即發,法英兩國此舉算是主動點火,也給了特朗普進一步加大火力的借口。法國這邊剛一宣布,特朗普隨即就下令啟動三○一調查,準備對進口法國貨加征報復性關稅。
一直以來,美國的網絡科技巨頭實力強橫,大肆掠奪全球市場。歐洲公司雖然難以匹敵,但為保護自身利益,近年也是奮力抵御,比如對谷歌展開反壟斷調查,先后三次罰款共超過九十億美元。
對歐盟而言,更可恨的是,這些美國巨頭除了壟斷市場坐享暴利之外,還巧妙避稅,給當地貢獻的稅收微乎其微。其避稅策略是將在歐洲的大部分收入,轉移到愛爾蘭或荷蘭等低稅國家,再依當地稅率繳稅,從而省掉巨額稅款。歐盟一些國家早已對此咬牙切齒,但因擔心美國反擊,一直未敢妄動。而且歐盟內部的那些低稅國家因為能從中獲益,所以很難采取一致行動。這次歐盟的帶頭大哥之一法國率先亮劍,向這些科技巨頭開刀,既可增加稅收,又可遏止侵略,無疑是對美國巨頭們的一個沉重打擊。
對于美國來說,趁這個機會向法國開火,實行逐個擊破,繼而向歐盟施加壓力,在貿易戰搶得先機,也是一個必然的反應。
要知道,歐盟貿易戰的一個主要戰場,是美國要向歐盟的汽車和零件征收百分之二十五關稅,迫使對方增購美國貨品。如果雙方沒法達成協議,美國最后出此重招,歐洲汽車業將受極大打擊。正如特朗普慣用的“極限施壓”手段一樣,他也勢必會在這個議題上咄咄逼人。事實上特朗普此前就說過:“歐洲對我們比中國對我們更差,建立歐盟就是要占我們便宜”。
除了汽車關稅,美國還指責歐盟補貼空客不當,要求歐盟撤銷補貼,其目的是壓制這個威脅波音公司的強大競爭對手。同時,美國也強力反對歐盟與俄羅斯合作鋪設通往德國的天然氣管道,因為美國不想看到俄羅斯從中獲利,并加強在歐洲的經濟影響。
由此可見,美國與歐盟矛盾重重,根本不亞于中美之爭,其根源同樣是美國唯我獨尊的霸主心態,數碼稅之爭只是美歐整場爭霸戰的前哨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