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5月27日訊:周末有不少好消息。中國現在對外開放的門是越開越大,其一,全球第二大指數公司富時羅素宣布,正式把內地A股納入富時全球指數系列,6月開始生效,這意味著別人可以更多的來買我們的資產;第二件事,中日之間互通ETF指數投資,這意味著我們可以更多的去買別人的資產。這兩件事情放在一起,對"開放"做出了一個最完美的詮釋:開放既是對別人的開放,也是對自己的開放,能否做出最佳決策,這和每個人的知識結構和經驗有關,比這更重要的是讓更多人有更多選擇的機會,這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進步。
先說富時羅素,這一次宣布的大名單有超過1000家以上的公司入圍,這個力度非常之大。這個全球指數它和菜場買菜的采購也沒什么本質區別。比如說,有家公司推了一款牛肉產品,叫全球精選牛肉,那你既然是全球嚴選的牛肉,你肯定里面得包括中國牛肉、美國牛肉、日本牛肉,如果你里面全是日本牛肉,那你這就不是全球精選了,你就叫和牛精選好了,就像吃火鍋的人,有人就是喜歡一樣來一點。
買資產是一樣的道理,投資者用這種方式,可以打包買到更多、范圍更廣的全球資產,現在的趨勢是,中國資產在這個籃子里占的比例越來越高。這就意味著海外機構得拿更多的錢來被動配置我們的資產,所謂被動配置,就是不看價錢,不管現在跌的便宜了,還是漲到天上了,你都得雷打不動按照比例來"進貨"。
說幾個關鍵細節,這次富時羅素把大量的創業板公司納入到了指數中,這是此前從未有過的。因為創業板這個名字太有欺騙性了,大家都認為,你這都是創業企業吧,體量小、風險大,于是海外機構都繞著走。
但富時羅素對這個問題認識很客觀,創立至今,創業板公司已經走過10年,十年已經可以讓一個少年變成一個中流砥柱的青年,創業板中其實大部分是中型企業,一共89家公司市值超過100億以上,甚至一千多億市值的公司有3家,所以創業板的全名應該是創業成功板。雖然說在定位上,它當年是希望成為中國的納斯達克,但實際意義上,創業板的標準比納斯達克要嚴格的多。
第二點,外資來采購,它的底線是你不能缺貨。比如,很多公司交易量太低,如果你的水位太淺,那么大船就沒辦法在你的小河里靠岸,交易量大的公司,就相當于巨型碼頭,巨輪就可以在你這???、補給、采購;再比如有些公司天天鴕鳥式停牌,它們堅信沒有交易就沒有傷害,只要我不復牌,那么再黑的黑天鵝,再壞的壞消息,我都可以當沒發生過,因為只要不交易,就不影響市值,這就是鴕鳥式停牌。外資對這批鴕鳥極其有意見,現在監管部門也正在想辦法叫醒這些裝睡的鴕鳥。
還有一些公司是屬于太優秀了,外資已經買爆了,外資按照規定持有中國資產的比例上限是30%,但現在不少好公司已經被買到了28%了,如果一直沒貨,那么他們就只能忍痛割愛,減少標的資產,或者替換成其他資產。
最后做個小結,中國的大門打開,未來一定會有更多人進來?;诖耍袌隼锏娜藗儽灸艿年P心,外資此刻是流入還是流出呀?他們買了什么呀?他們出價多少呀?似乎我們的資產都是別人說了才算的,似乎你得跟著別人的腳步被別人牽著鼻子在走似的。這顯然是不對的。資產的價值由它未來的現金流決定,而不是由外資決定。
因此,判斷一個人是不是能獲得更好的未來長期回報,最關鍵的就是去識別他打的到底是什么類型的比賽。他做的是資產現金流生意,還是一個買來賣去,擊鼓傳花,總想著用更高價錢賣給別人的游戲。
那些偉大的投資者,從來只是關心,我持有的農場、我持有的房屋、我持有的樹林、我持有的商場,是不是產出了更多的現金。只要產出的現金在持續增長,這筆現金折合成此刻的價值,只要高于我的投資成本,那么投資的那一刻,就決定了長期回報一定錯不了,這完全和別人買來賣去一點關系都沒有,一切只關乎你的資產是不是一個能持續產生現金流的好資產,永遠記得:只打現金流的比賽,而遠離擊鼓傳花的游戲。因此,我們開放,我們歡迎外資,但我們更保有理性的自信,不是因為更多人在買,而是因為中國資產本身,未來就能產出更多現金流。這才是價值的核心,也是我們自信的來源。
更多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