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31日,三星電子發布了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三星電子第二季度營業利潤達到14.78萬億韓元(約合133億美元),同比增長5.71%,環比減少4.9%;營收為58.48萬億韓元(約合523億美元),同比下滑4.13%,環比減少3.4%;凈利潤為11.04萬億韓元(約合98億美元),同比下滑0.09%,環比減少5.6%;營業利潤率達到25.4%。
但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國和美國之間的貿易爭端讓韓國電子巨頭三星電子處境難堪。這兩個國家是三星的兩大市場,大約合占其2017年營收的40%。該公司面臨的挑戰在于,在避免卷入貿易戰火的情況下,同時處理好自身與美國和中國的關系,即便美國的關稅威脅到其家電和設備零部件的銷售。
2018年韓國的十大出口合作伙伴
2018年韓國的十大出口合作伙伴,中國和美國位居前兩位。和三星一樣,韓國在商貿上十分依賴中國和美國。
美國的新關稅
今年年初,美國政府應惠而浦的請求,實行進口洗衣機配額限制,對120萬臺以內征稅20%,超過120萬臺則征稅50%,根據特朗普的聲明,部分零部件也將受到50%的征稅。
三星電子董事長權五鉉(Kwon Oh-hyun)在3月份的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公司預計“貿易保護主義和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性因素將貫穿全年”。
三星在美國銷售的洗衣機產品已被征收高達50%的關稅,盡管該類產品在該公司整體業務中只占一小部分。但由于其供應鏈遍布全球,美國對三星征收新關稅的總體影響難以估量。全球貿易爭端可能導致韓國一年對中國的半導體出口額減少40億美元,如果在中國生產的產品使用三星的芯片面臨關稅,三星將成為受影響最大的韓國企業之一。
當然,也有分析人士表示,目前,該公司生產的電視機在世界各地生產,因此有必要的話,可以將生產轉移到一個沒有陷入貿易爭端的國家。不過就目前來看,這種大舉遷徙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中國的自主研發
三星電子第二季度營收的同比下滑,主要是智能手機和顯示屏業務營收同比出現下滑。有媒體認為主要原因是近年來在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華為、小米、OPPO全球市場份額不斷增加的同時,中國顯示屏制造商也開始對廉價電視機、尖端的智能手機顯示屏等一系列三星電子的產品構成威脅。
據韓國金融監督院(FSS)2018年5月18日消息,2018年1季度,三星電子在中國的銷售額為13.0133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766億元),占全球銷售總額的30.5%,超過了韓國、歐洲、美洲及其他亞洲市場。
三星不光在中國賣手機,還在中國賣OLED屏幕、內存、閃存、CIS,還做晶圓代工。不管是蘋果、華為還是OPPO、vivo,總有一個主要零部件來自三星。三星超過英特爾,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公司。但凡要用到芯片或者其它半導體元器件什都很少能繞開三星。
財報顯示,三星半導體部門銷售額為21.99萬億韓元,同比增長25%;營業利潤11.61萬億韓元,占到公司營業利潤的78%,同比增長45%;營業利潤率達52.8%,成為三星電子營業利潤率增長的中堅力量。在這些中堅力量中,中國所帶動的營收額占比巨大。
有中興通訊的前車之鑒,目前中國政府正試圖減少中國對外國芯片的依賴,以及推動本土廠商制造顯示屏、存儲芯片和其他部件來替代外國的產品。
今年6月,中國監管機構開始調查包括三星在內的內存芯片制造商,并拜訪了它的中國辦事處。中國政府一直在研究三星崛起成為一家全球化公司的歷程,據知情人士透露,今年6月,三星是少數幾家獲邀與中國總理進行非正式交流的韓國企業和前政界領袖之一。
三星與中國之間的關系在不斷演進,中國的自主研發的崛起,勢必會影響以后三星在中國市場的地位。
分析師們稱,盡管三星表面來看一直保持中立,卻一直在兩國忙于游說和制定戰略方面的工作,希望在不斷升級的貿易緊張局勢和保護主義政策帶來潛在商機之際,能夠保護好自己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