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9月6日訊:財經365視界-能力圈方法論和心性的一些話!
目前A股有3600多家上市公司,未來三到五年,注冊制的科創板和即將進行注冊制改革的創業板都會加大力度為A股添磚加瓦,突破5000家不是夢。
達到某個臨界數量后,可能會出現一種進出平衡的狀態,即每年發行的數量和退市的數量基本持平。
這么多股票,以個人之力很難全部覆蓋:必須換個思路。
同花順將這么多股票分成66個宏觀行業,并將每一個宏觀行業再細分,一共200個細分行業。
如果把這200個細分行業研究下,找出其中的帶頭大哥,對其市值驅動因子能有一個大體的認識,那對A股就能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還有一個更簡單的劃分,這么多股票,抓住主干,也就是金融、科技、消費、周期四大類。
金融包括銀行、保險、信托和券商等,我們最喜歡彈性大的券商,它的表現有點像周期股,不過是市場的牛熊周期。
定投券商ETF,是非常好的投資思路,這在以前講過多次,不再重復。
金融股都有一個比較成熟的估值體系,可以同國際上同類型的企業做估值比較,尤其是大銀行股,表現穩得很。
科技主要分成硬核和軟核兩大部分,比方說芯片,5G這些炒的很火熱的,屬于硬核,大部分在上游,上游要炒確定性,尤其要順著產業鏈炒,這方面機構的優勢太大了。
PCB、光芯片、覆銅板等等都屬于5G上游的一個點,機構的優勢在于深度研究和挖掘,提前潛伏,如果注意觀察相關炒作標的,會發現它們大部分屬于趨勢股,當你注意它們的時候,已經在走加速段了,這是機構做盤的重要特征,吸拉派落走的比較中規中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