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9月16日訊:股票-并購之殤:猛獅科技“猛”不起來?十億債務壓頂、半百賬戶凍結,如今的猛獅科技正在遭遇自己的“劫數”。
正如同當年唐萬新運籌帷幄德隆帝國一樣,世間多少實業家,想以一己之力,整合、變革整個行業。然而顛撲不破的是,小公司做大事兒注定困難重重。資本市場為你打開了并購整合的成長大道,但有三件事兒A股也無能為力,那就是持續的資金來源、戰略節奏感以及并購整合的能力。
01
利潤越并越少,耕耘產業真英雄?
還是胡亂并購食惡果?
以蓄電池起家的猛獅科技,在2015年決心向新能源領域轉型,開始了持續3年的并購整合。然而并購后的業績并表不僅沒有讓其凈利潤大幅增長,反而出現了巨額虧損!這不僅榨干了其微薄的家底,還讓這家公司幾乎成為了A股最失敗的案例。
通過收購并表,猛獅營收實現了飛躍式上漲
然而凈利潤出現了大幅虧損!
眾所周知,上市公司做并購最直接的目的就是通過并表實現利潤的提升,進而實現股價上漲。然而猛獅科技的凈利潤卻越并越少!是產業經營的真英雄?還是并購失敗的難言之殤?
02
給你一個“杠桿”,沒能撬動地球
卻撬崩了自己的賬戶
薄弱的身板,扛不動野心的大鼎。猛獅科技的家底十分薄弱。從2009-2014年,經營性現金一共才凈流入1.27億元,經營活動能帶來的現金流十分稀少。
從2015年開始,猛獅科技的現金流大變樣。2015-2018Q3,經營性現金凈流入合計-18.23億元,與此同時,投資活動正如火如荼,同期投資性現金凈流入達到-25.8億元。也就是說,在這3年間,猛獅科技凈流出的資金,合計高達44.03億元!
資金何處來?新貸還舊貸。為支撐瘋狂的擴張,猛獅科技必須找到巨額的現金來源。對于當時市值不足50億的猛獅科技而言,股權融資如杯水車薪,而短期借款成為了最可行的路徑。所謂短期借款,是一年內需要償還的款項。2015-2018年Q3,猛獅科技共借款72.17億元,同期短期借款合計為60.70億元,占到了其總借款數的84%!要知道猛獅科技當前的市值也只有42億元!
償債已無力,新貸無處覓。到了2018年,猛獅科技資產負債率高達78.55%,與此相比更為突出的是,公司的流動比率為0.74,速動比率為0.60。什么概念?就好比我的銀行借款一共有100塊,但是我把一年內能變現的全部家當加到一起只有74塊,而立馬變現的加到一起也只有60塊!一般而言,流動比率大于2、速動比率大于1被認為安全,猛獅科技的償債能力已經見底。
2018年三季度,猛獅科技賬上還有18.79億元的短期借款未予還清,而公司賬上的現金只有2億元,還款壓力巨大。與此同時,大股東股權質押比例已接近100%,公司償債能力又已見底,以貸養貸走到了盡頭!
以貸養貸,成本幾何?通過以貸養貸的方式動用的這60.70億元的資金,最終給猛獅科技帶來了超過5.59億元的財務費用!這個數字怕是超過了猛獅科技成立以來的凈利潤之和!同時,當無法償債的消息不脛而走后,銀行果斷抽貸、凍結資產,使得猛獅科技的資金鏈迅速崩盤,運營資金的匱乏,又使得各業務板塊陷入僵局,業績大幅下滑,公司巨額虧損,最終導致了股價的斷崖式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