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剛剛結束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中共十九大,美國政、商、學、軍界予以很大關注。從迄今為止的各方面言論看,美方最關心的其實并非與意識形態和世界秩序變遷相關,而是十九大釋放什么樣的改革信號,特別是在推進經濟調整和市場改革方面,期待從中找到自身發展和相互合作的機遇。
美國的國內形勢和對外政策傾向需要一個總體穩定的中美關系。特朗普政府上臺后,強調“美國優先”,實際就是美國經濟復蘇優先、穩固特朗普執政地位優先、處理國際事務美國國家利益優先,總的不想在海外惹事生非,負擔過多責任代價,需要中國的配合,這種心態總體上為中美擴大溝通交流提供了機會。特朗普政府從現行國際體系中與美國利益不太相干或直接相抵的領域“退出”的趨勢尚未終止,與之相對應的,是對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等具有改革現秩序、建構新秩序色彩的舉措采取默認態度,或至少一時無暇顧及,單向阻力和相互沖突處于靜默狀態。
妥善處理敏感問題綜觀一段時間來的特朗普外交,似乎缺乏長遠的戰略思維和規劃,其印度洋-太平洋政策仍未有清晰而具體的架構,基本上延續奧巴馬政府的思維和布局,同時體現出對熱點問題疲于應付的特征。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此次訪華,同樣缺乏長遠的戰略設計,是一次“實利驅動”“結果導向”的訪問。特朗普會通過這次訪問就中美關系和兩國做出宏觀積極表態,但其真正關心并極力索要實質成果的議題就是兩個——經貿和朝核,兩個議題都深切關乎中美兩國的國內政治。
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商品貿易逆差來源國,據美方統計,2016年美國對華商品貿易逆差高達3470億美元,占美國商品貿易逆差總額的近50%。美國對華服務貿易一直處于順差狀態,但規模遠不及商品貿易。
8月1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備忘錄,指示對所謂“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發起調查
面對特朗普上臺后不惜對中國發起貿易戰和將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的威脅,中方推動中美“百日談判”在商品貿易、服務業開放和國際合作方面取得進展,中國給予美國兩項轉基因農產品安全證書,允許美國牛肉進口,取消外資“資信調查與評級服務”準入限制,允許美資電子支付服務供應商進入中國市場。但特朗普政府的“胃口”顯然不會止步于此,極力尋求在鋼鐵、服裝、機電以及金融、服務等行業和美國企業赴華投資準國民待遇等問題上取得突破,要求中國對美貿易順差有明顯可見的減少。
然而,根據中國海關的統計,今年1~8月中國對美貨物貿易順差為1680.6億美元,同比上升6.5%,8月單月對美順差升至262.3億美元,創2015年9月來新高。中國巨大的商品貿易逆差主要來源于經濟發展階段差異和美國對華高技術產品出口限制,需要雙向互動解決,而特朗普政府在放寬對華高技術產品出口限制和繼續商談《中美投資保護協定》(BIT)方面態度消極,兩國最高層要想協調出一個各自國內均能認可的處理中美貿易摩擦長遠指導原則來,切實體現“做大增量”的可期前景,難度仍然很大。
改善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對于中國推進供給側改革、對于引導世界經濟環流向好調整,以及預防各方“退出”量寬和“縮表”背景下的全球惡性通貨膨脹風險,都是有好處的。著眼未來,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終需協調出一個結構性的雙贏互惠結果,特朗普訪華或許可以成為一個機會節點。
朝核問題是特朗普政府在亞太方向的頭號安全議題。過去數月,朝鮮猛力推進核導技術研發,進行第六次核試驗,密集試射中遠程彈道導彈,實現巨大技術跨越,日益接近具備可將載有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發射至美國本土的能力,美國對朝鮮“核導威脅”的評估趨于緊迫,對朝動武清除之聲與默認朝鮮擁核主張“交相輝映”。復雜態勢下,特朗普政府猶豫不決,既不敢打,也不想談,除了不斷向朝發出武力恫嚇的信號,只能繼續壓中國配合美管控朝鮮,對朝實施更嚴厲封鎖,與美方協調所謂“應變準備”,向中國轉嫁部分壓力。
在今年春天的海湖莊園會晤中,習近平主席花費大段時間向特朗普闡釋朝核問題乃至朝鮮半島問題的來龍去脈,使對方意識到這并不是一個以簡單生硬辦法就能解決的短期問題。過去數月,中方積極落實聯合國安理會涉朝決議精神參與多邊制裁,使特朗普政府認識到對朝一味施壓效果有限,同時對朝鮮核戰略的不可逆轉性有了更直觀的感受。特朗普此次訪華,兩國領導人將會就朝核問題做進一步深入交流,但中方要想破除美方敵視朝鮮、軍事施壓的固化思維,突出對半島和平的共同需求,勸導美方走上與朝對話談判之路,還要做更多苦口婆心的工作。
除了上述兩個核心議題外,特朗普此次訪華也會觸及臺灣、南海、兩軍關系、人權等話題,這些話題雖然傳統,多年來一直懸掛在中美高層對話議題單的顯要位置上,但也在新形勢下發生著新變化,有待雙方重新梳理、對表。應當看到,盡管中美關系表面過渡順利,交往密切,但相互戰略疑慮并未消除,誤判的風險仍然較高。中長期而言,隨著中國繼續崛起,美國深陷“政治衰朽”和“外交收縮”,世界最大上升國與最大守成國之間能否超越國際權力斗爭的陷阱,共同引導國際秩序朝合理方向調整,并不是一次高訪就能解決的,需要長期努力。
不過可以確信的是,通過中美之間持續不斷的高層接觸,世界將更加明確地接獲一個關鍵信息:在國際秩序轉換過程中,中國之所得不一定是美國之所失,美國之所得也不一定是中國之所失。
關注財經365(www.hand93.com),了解更多最新精選財經新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