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據新華社9月27日消息,中國中央國務院批復了《北京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
9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復了《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國務院在明確北京城市發展新目標的基礎上,給出了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優化城市功能和空間布局、嚴控城市規模、高水平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十一條批復意見。
根據新華社披露的批復全文,國務院在明確北京城市發展新目標的基礎上,給出了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優化城市功能和空間布局、嚴控城市規模、高水平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十一條批復意見。
未來,北京將作為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在新版《總體規劃》的指導下,建設偉大社會主義祖國的首都、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國首都、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
以首都為核心建世界級城市群
隨著《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正式獲國務院批復,新時期的北京城市定位得以確定。
批復認為,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北京城市的規劃發展建設,要履行為中央黨政軍領導機關工作服務,為國家國際交往服務,為科技和教育發展服務,為改善人民群眾生活服務的基本職責。
建設北京的目標,是要“建設偉大社會主義祖國的首都、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國首都、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
新的城市定位,也使得新版北京總規有了新的特點。批復指出,新版北京總規“注重長遠發展,注重減量集約,注重生態保護,注重多規合一”,符合北京市實際情況和發展要求,對于促進首都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長趙弘看來,“四個注重”代表著北京從追求經濟發展向追求和諧宜居的發展理念轉變。未來,實現和諧宜居的發展,提高人民群眾的滿足感和獲得感,將成為北京各項工作的基本要求。
圍繞“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北京進一步明確了未來的發展方向。其中,在產業發展方面,要大力加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更加注重依靠科技、金融、文化創意等服務業及集成電路、新能源等高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支撐引領經濟發展。聚焦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創新型產業集群和“中國制造2025”創新引領示范區建設,發揮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作用,構筑北京發展新高地。
在首都經貿大學城市學院教授王暉看來,除了提出北京新定位和新目標以外,還首次將區域協同發展提到鮮有的高度。
批復提出,《規劃》要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發揮北京的輻射帶動作用,打造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并在雄安新區建設、冬奧會籌備等重大事項,和交通、產業、環境三大領域,作出具體部署。
21媒體記者注意到,在如何支持雄安新區發展的表述上,批復與之前官方多次發聲有細微不同。批復指出,北京要全方位對接支持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建立便捷高效的交通聯系,支持中關村科技創新資源有序轉移、共享聚集,推動部分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合作。這也劃定了北京支持雄安發展的產業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