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從增長速度上被定義為L形,其運行態勢勢必也就預示著不會一帆風順。7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1.8%;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環比上漲0.2%,同比下降1.7%。數據還是不容樂觀的,這也意味著經濟的下行壓力還是不容小視的。此外,發改委近日發布關于煤炭去產能和專項執法行動開展情況通報指出,煤炭去產能總進度比較遲緩,前7個月只完成了目標任務的1/3多一點,特別是7月份退出產能不到1000萬噸,工作進度明顯滯后于時間進度,剩下幾個月的任務壓力較大,如何切實有效地加快進度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僅從實體經濟來看,市場出現大的轉勢還需時日。
在目前市場的低迷期,更應該做好功課以備市場出現新的操作時機。尤其應該重視國務院日前印發的《“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規劃共分8篇27章,既突出了國家的頂層設計,也體現了需求驅動和創新驅動的結合,有利于全方位支撐供給改革的推進,進而實現強國夢。重點是規劃里面涉及的內容很多,幾乎涵蓋了市場全部的熱點板塊。通過對《規劃》進行細讀就會發現,目前市場比較超前的炒作由頭如量子衛星、基因檢測、5G研發、人臉識別等等均在其中。
其實,點開行情軟件里面的概念板塊,可以發現幾乎所有的概念板塊基本上都和《規劃》有一定的關系,而根據以往的行情走勢,新材料、人工智能、網絡安全、無人駕駛、網絡安全等方面均出現過較強的走勢,所以如果市場走好,圍繞這些概念的操作勢必會成為市場的重點。僅以量子通訊為例,其具有傳統通信方式所不具備的絕對安全特性,不但在國家安全、金融等信息安全領域有著重大的應用價值和前景,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完善,其價值勢必得到進一步體現,這種影響也勢必會傳導到證券市場。惟一需要做的就是等待相關概念板塊的啟動時機。
目前市場整體正在努力擺脫走出3000點附近的粘合區,市場人氣被動集中在權重領域,在此番方向選擇過程當中,勢必會孕育新的市場熱點,而《規劃》提及的相關概念板塊將成為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