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千億級的土地存量,另一方面是成熟的項目運作系統,在政府和市場雙重作用下,大型房企優勢進一步凸顯,“強者愈強弱勢可危”。
克而瑞研究中心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位列前三甲的恒大、綠地、萬科三家企業土地存貨總量占54家典型房企整體規模的31%,其中恒大更是以6000億的庫存規模遙遙領先。大型房企龐大的土地存量實在讓中小型房企難以望其項背。
“以前是誰拿了地就能賺錢,現在只有對品牌有研究、產品做得好、對客戶研究最強的房企才能更強?!标柟獬潜本﹨^域營銷總監胡犇這樣說到。
事實確實如此。2016年融創拿下的入市超十年的東方普羅旺斯項目,搖身一變成為其“莊園”系列當家之作。永泰地產則將西山御園收購后實現強勢回歸北京,實力房企盤活項目的能力可見一斑。
目標多樣 借助并購擴張融資
并購不僅能夠使房企躲避競爭漩渦,還能大幅降低企業擴張成本。
2016年陽光城以104.69億元競得物產中大集團股權資產包,進一步獲得13幅地塊,增加貨值近400億元。2017年4月恒大以8000萬收購海文置業股權,獲即墨約685畝土地;同月金科23億通過收購獲得393畝土地權益。
相比于招拍掛方式,房企通過并購通常能直接獲得在建或竣工項目,開發周期短、回籠資金快。
據企業年報顯示,2016年陽光城以34.7億元收購長沙中泛置業100%股權,獲取項目計容建面270萬方,平均樓面價僅1285元/平方米,且項目很快推出市場,銷售業績節節攀升,全年成交1527套,位列2016雨花區商品住宅成交套數第三,成交金額達10.78億元。
此外,房企并購也旨在進入新城、開拓市常
2016年,保利通過并購中航獲得天津、珠海、三亞多個項目,成功拓展業務板塊。融創中國通過股權收購成功入駐上海、成都、西安之后,同樣在2016年通過收購萊蒙國際項目股權成功進駐深圳,進一步完善城市布局。2017年4月綠地收購協信遠創40%股權,加大在商業地產和產業地產領域的布局。
熱潮持續 行業格局積極變化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一方面并購有助于降低爛尾樓等現象的出現,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房地產行業集中度在進一步加強?!?/span>
“任何行業的發展都一定是由繁榮期逐漸下行,我們所謂的‘白銀時代’其實就是指行業集中率越來越高,” 陽光城北京區域營銷總監胡犇認為并購確實是當今條件下房企的一大出路。
基于并購雙方之間經驗戰略或境遇的差異,嚴躍進相信后續隨著房企資金面的惡化,預計并購的現象會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