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投資人、基金經理胡斯曼(John Hussman)表示,標普500指數或許會下跌40%之多,才能真正回歸歷史常態。此前,他曾預言美股在未來十年間的回報率將會非常低迷。5月8日,他撰文指出:“當下股市的估值已經高到了荒唐的地步,在當前這一輪市場周期結束的時候,哪怕只是適度的,基于歷史長期水平,甚至更樂觀一些的調整,也足以讓標普500指數損失掉35%到40%。”
高舉減稅和去監管旗幟的特朗普11月8日贏得總統大選以來,標普500指數上漲了大約12%。與此同時,指數的周期調整市盈率也達到了29.5,大大高于16的價值中值。
胡斯曼思考的是股價當下何以會達到某種類似于“長期高原”的地步——所謂“長期高原”,來自當年的經濟學家費舍爾(Irving Fisher)一次聲名狼藉的判斷,他對股市做出這一形容九天之后,就發生了1929年大崩盤。這一次,看好美股的觀察家們強調,在低利率和工資增長停滯的前提下,企業利潤率獲得了一個長期的優越環境。
“通觀歷史上諸多的市場周期,會發現真實利率與企業利潤率之間幾乎沒有什么實質性的關聯可言。”胡斯曼指出,“事實是,當下美國企業債務對營收的比率較之歷史中值要高出一倍還多,在這種情況下,其總利息負擔相對于營收的比率并不會比二戰以來大多數時間來得更低?!?/span>
根據通貨膨脹調整之后的勞動力成本近些年確實是降低了,但是這一走勢完全可能反轉,將企業利潤率壓回到歷史平均水平。
“盡管周期性變化肯定會存在,但是這一進程顯然有更大可能性持續下去,畢竟當下的失業率已經低到了4.4%,而且人口統計數據也告訴我們,從現在到2024年,勞動力年平均增長速度恐怕只有0.3%?!焙孤忉尩溃爸挥性谑I率繼續保持當前水平的情況下,總體就業才能達到同速增長?!?/span>
胡斯曼指出,上個月,美國企業新增就業機會21萬1000個,而失業率跌到了4.4%的近十年新低,勞動力市場的發展趨勢已經使得企業利潤率陷入兩難困境。
“如果經濟增長繼續強化,勞動力市場緊縮,勞動力成本在產出價值當中所占的比重就很可能上升,而壓低企業利潤率。如果經濟增長被削弱,生產率增長就將減緩,也會提升單位勞動力成本?!?/span>
“自2000年峰值以來,十七年間我們經歷了第三次金融泡沫,標普500指數的年平均回報率才達到了4.7%?!焙孤嬲f:“不要以為從當前的估值出發,未來還會有更理想的回報,哪怕是未來的估值就永遠保持這樣的水平也是如此。事實上,我的真實預期是,當眼下這個市場周期結束,標普500指數2000年以來的總體回報將被一筆抹去?!?/span>
所謂商品“中國價格”,服務“印度價格”的現象恐怕也不能再在多大程度上抑制美國的工資增長了。
“可能有人還會覺得,離岸勞動力將持續壓迫真實單位勞動力成本,使其低于歷史趨勢。開始,哪怕外國勞動力的確廉價,其相應的生產率其實也較低,因此對單位勞動力成本的影響要比許多人以為的微妙得多?!?/span>
他指出,當企業利潤率回歸歷史平均水平,股價的處境就變得非常脆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