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場普遍預計4月份非農就業人數將增加18.8萬人,并認為美國4月失業率將從3月份的4.5%攀升至4.6%。《華爾街日報》以總結了此次非農就業報告的五大看點:
1. 追蹤就業趨勢
今年第一季度美國新增53.3萬個工作崗位,延續了2016年和2015年同期的強勁表現。4月份就業人數需加速增長,才能保持住這一增長勢頭。如果4月份就業人數增幅提高,將符合經濟學家有關美國就業市場在經歷了冬季的低迷后于春季回暖的預期。但如果美國企業招聘步伐進一步放緩,則可能引發有關美國經濟正陷入一段疲軟期的擔憂,盡管美國消費者和企業對經濟前景高度樂觀。
2. 行業表現參差不齊
關注美國哪些行業的就業人數有所增加。領英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4月份新增就業人數創下2015年年中以來的最高月度水平,但是新增就業僅集中在領英所追蹤的13個行業中的三個行業:軟件業、制造業和運輸業。如果美國勞工部的數據也是這樣的結果,將是很不尋常的狀況。自1990年以來,如果出現美國勞工部追蹤的14個主要行業中有一半行業就業人數下滑的局面,那么美國的月均新增就業人數就接近零。
3. 接近充分就業
美國3月份失業率降至2007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當時經濟尚未開始衰退。若4月份失業率持穩或進一步下降,則可能意味著美國經濟正在接近充分就業水平,即幾乎所有想要工作的工人都已找到一份工作。隨著經濟接近充分就業水平,就業增長應會放緩,薪資應會上升。
4. 關注薪資
3月份私營部門工人的平均時薪同比增長2.7%,接近去年12月創下的經濟衰退后的最高水平。若薪資進一步加速增長,可能會檢驗出薪資漲幅是否足以吸引那些未就業的美國人重新找工作。
5. 勞動參與率猜想
自美國經濟衰退在2009年結束以來,美國人的勞動參與率急劇下降,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口老齡化趨勢。然而,過去一年勞動參與率持穩在3月的63%附近。如果勞動參與率小幅上升,可能表明有更多美國人重返工作崗位,或至少不愿離開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