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訊:papi醬惹爭議:人要多“自私”才幸福?這兩天,papi醬的一段言論在網上很火。她講到在她身上發生的一件事,她曾和她媽媽產生過一次激烈爭吵。
因為她覺得她媽媽退休以后,每天的日常就是在家待著,生活的全部就是子女,這樣子不行。為了她能出去有自己的生活,她給媽媽做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思想工作,媽媽才愿意放棄圍著她轉,擁有自己的休閑生活。想起之前papi醬在節目中說起的自己的人生排序是,自己、伴侶、孩子、父母,而現場幾乎每個父親都表示不贊同,他們覺得孩子應該排在第一位。
生活中,很多人的父母也是如此,一輩子為了子女,一切的行動都是為了孩子轉。
經常掛在口頭上的幾句話是:“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爸爸媽媽是為了你才會怎么樣怎么樣!”為了子女,他們好像可以付出一切,卻一直都忽略了自己。
1 那些愛別人超過自己的人們
如果你注意觀察便不難發現,我們的生活中,總是有很多始終將別人放到第一位的人,他們做什么事情,第一個考慮一定不是自己,而是別人。
曾經看過一部電視劇,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樸東勛的中年男人。
上有老下有小的他,生活的全部重心都放在家人和朋友身上。
為了不讓母親和兄弟失望,即便在職場上被后輩打壓,被領導排擠,他仍然忍氣吞聲日復一日地熬著;
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完整的家庭,不讓母親兄弟為自己擔心,即便妻子已經和自己分房許久,每日無話,他仍然隱忍不發;
他以為只要他不說,他身邊的人都會過得很開心,這就夠了,可結果卻是上班像上墳,在家像坐牢,每日郁郁寡歡,腳步沉重。
看著瀕臨倒塌的建筑,他說:“這建筑和我一樣,來錯了地方??!本不該在這個地球上出生的?!?
一邊喝酒一邊自言自語:“現實就是地獄??!”
生活中,很多人都跟他一樣,把自己的生活定義為一個詞“犧牲”,一輩子總是在為了別人委屈、為難自己。
我看過聽話的女兒為了滿足父母不遠嫁的期望,放棄自己經營了7年的感情;
看過原本不愿將就的兒子,為了讓父母早日安心,和剛認識不到兩個月的女孩結了婚;
看過為人父母的男女,為了孩子,寧愿債臺高筑,也要將孩子送往海外留學;
看過關系已勢同水火的夫妻,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湊合了幾十年沒離婚;
......
生活中有太多人,總是將自己放在第二位。
一輩子都在成全別人,犧牲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