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粵港澳三地的長效治理機制,一方面是功能的提升,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一個經濟體,可以降低區內各經營主體的成本,增加其活力和動力;另一方面,是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項試驗?!睆V東省社科院海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楊明認為。
廣東省社科院產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偉萍認為,制定三方共贏的合作新機制將是頗具意義的制度創新,粵港澳大灣區對制度的創新又將具有引領作用。
在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陳廣漢看來,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對“一帶一路”意義重大。“大灣區戰略,勢必加快香港、廣東乃至整個珠三角一體化進程,更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支點?!标悘V漢接受上證報記者專訪時指出。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宏觀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陳再齊也提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要主動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廣東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制造業發達和科技創新活躍,而香港擁有成熟的金融體系和航運系統,其商業網絡遍布亞太地區乃至全球,澳門亦有葡語國家的經貿服務平臺。大灣區戰略勢必加快香港、廣東乃至整個珠三角一體化進程,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支點和核心載體,將促進“一帶一路”戰略的有效實施。
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最新報告則指出,大灣區的建設目標,不僅是成長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還包括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世界著名優質生活圈,以及全球最具活力經濟區。該報告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城市群最靠近沿海市場的地理節點,基礎設施便利,供應鏈網絡發達,而且在電子、建筑、能源、金融、電訊等行業處于國內領先地位,特別是有港澳兩個自由港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廣東)前海、南沙、橫琴片區,國際規則和制度接軌程度在國內也是最高的。
該研究院建議,大灣區總部輻射半徑要延展至東南亞、中東和非洲等海上絲路沿線區域。大灣區要攜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布點,一方面聯合搞投資項目,搞大型基建、專屬園區,推動能源、產能走出去。另一方面攜手跟住“項目和資金”,盯住大型央企已經推出的大項目,為這些企業的沿線投資做側翼。
部分嗅覺敏銳的企業早已展開布局。記者在招商局調研時,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招商局港口已在全球五大洲16個國家和地區投資、運營30多個港口,這些港口布局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高度契合。對照地圖來看,船舶從深圳駛出去(深圳西部港區是公司母港),就走到了印度洋的斯里蘭卡科倫坡港,沿歐亞主航線到達扼守紅海的吉布提港,過蘇伊士運河,便進入地中海的馬耳他港,接著班輪掛靠黑海的土耳其、西北歐法國和比利時等國家,繼續北上穿過丹麥海峽,到達輻射波羅的海的立陶宛。這一串世界主要海上通道,招商局港口都已經有了布局。
招天下商,通五洲航。站在招商蛇口展示中心極目遠眺,依稀可見太子灣港口的紅色巨型機械手正有序運作,而更遠方則是廣袤、蔚藍的海灣。一灣繁華,共享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