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局發言人表示,2017年一季度,我國國際收支經常賬戶順差在合理區間,非儲備性質金融賬戶轉為順差,跨境資金流動形勢明顯好轉。
貨物貿易順差仍為我國經常賬戶順差主要來源,貨物出口和進口均呈現同比增長。2017年一季度,經常賬戶順差184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為0.7%,仍保持在合理區間。國際收支口徑的貨物貿易順差823億美元,其中,貨物出口4750億美元,進口392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2%和23%,顯示出外貿回穩向好的積極信號;服務貿易逆差607億美元,同比增長12%,主要是受進口增長帶動運輸項下逆差擴大36%,以及旅行逆差增長5%的影響。
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轉為順差。2017年一季度,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順差368億美元,上年同期為逆差1263億美元。一方面,境內主體對外投資趨于理性。一季度,因國際收支交易形成的我國對外金融資產凈增加547億美元。具體看,對外直接投資資產凈增加205億美元;對外證券投資資產凈增加147億美元;對外其他投資資產凈增加194億美元。另一方面,境外投資者持續增加對我國的投資。一季度,對外負債凈增加915億美元,上年同期為凈減少135億美元。具體看,外國來華直接投資凈增加331億美元,仍保持了較高水平;來華證券投資凈增加68億美元,上年同期為凈減少189億美元;來華其他投資凈增加516億美元,主要是非居民存款增加,上年同期為凈減少385億美元。
國際收支交易導致儲備資產略有下降,降幅明顯收窄。2017年一季度,我國儲備資產因國際收支交易(不含匯率、價格等非交易因素影響)減少26億美元,同比和環比均少減98%,其中,外匯儲備減少25億美元,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等減少1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