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核電建設穩步開展及油氣回暖帶動公司高端產品產能釋放:公司作為國內不銹鋼管龍頭,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持續實現進口替代,積極踐行“高、精、尖”之路。在核電蒸發器 U 型管領域,預計后續國內核電建設穩步開展疊加“一帶一路”政策帶來海外核電出口機遇,將帶動作為核電管國內雙寡頭之一乃至國際供應商龍頭的公司相關產能逐步釋放。在油氣用管領域,后期反腐影響逐步消退帶來公司相關高端產品銷量增長也值得期待。
預計公司 2015、 2016 年 EPS 分別為 0.56 元、 0.82 元,維持“買入”評級
沃爾核材:新材料+新能源雙輪驅動顯現
沃爾核材(002130)首次覆蓋,增持評級。我們預計公司2015-2017 年EPS 為0.33/0.46/0.59 元(不考慮持有長園集團(600525)股權的新增投資收益),基于公司在熱縮材料和交聯輻射線纜產品的優勢,以及新材料/新能源業務帶來的新增長,結合PE 和PEG 估值法,我們給予21.81 元目標價,增持評級。
熱縮材料國內龍頭,輻射交聯線纜優勢顯著。公司通過資產并購、合資公司、申請供應體系認證、增持長園集團股權等方式,將熱縮材料產品加快推進電子、核電、航天航空等高端市場領域,提高公司在行業內的產品定價能力,熱縮材料國內龍頭地位凸顯。同時,受益于住建部對建筑線纜使用壽命、環保標準要求的提高,以及中高端和特種線纜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公司環保型輻射交聯線纜產品優勢顯著,未來市場的應用空間將有望持續擴大。
傳統電力產品穩定增長,新材料/新能源帶來新增長。受益于電力投資向農配網傾斜,我們認為公司傳統的中低壓電力產品將保持穩定增長。公司新材料陶瓷化硅橡膠于2014 年取得發明專利,目前新材料成本不斷下降,有望取代云母帶成為線纜的主要絕緣充填物,未來替代市場空間巨大。另一方面,公司積極推進風電項目開發,目前已有兩個風電場項目獲得核準,裝機規模共計97.2MW,我們預計有望2016年下半年并網發電,每年將貢獻超過1 個億的營業收入。
風險提示:新材料替代傳統產品低于預期,風電項目開發進度緩慢。
應流股份:業績符合預期,核工業和航空發動機戰略轉型穩步推進
事項
應流股份(603308)(603308.CH/人民幣 19.19, 謹慎買入)2015 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 7.15 億元,同比增長 0.3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0.50 億元,同比下降 34%。其中,第二季度收入 3.69 億元,同比無增長,凈利潤 0.33 億元,同比下滑 27%,下滑幅度較第一季度收窄。
投資要點
中報業績符合預期。公司主營業務下游終端主要是國際性油服公司、國際性工程機械企業、核電設備企業等,但上半年全球油服行業低迷、工程機械行業仍然不景氣、國內核電重啟進程較為緩慢,直接傳遞到應流公司的主營業務受到影響,體現為今年上半年收入無增長且毛利率顯著下滑約 5 個百分點,且這些下游景氣度恢復的時間不確定性仍將壓制應流股份的盈利快速恢復增長。
公司戰略處于重大轉型中。公司依托特殊材料和用途產品的鑄造技術優勢,把握核電和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兩機”行業發展機遇,分別布局核工業產業鏈和航空發動機產業鏈兩大業務板塊。(1)核工業領域內,公司重點發展核燃料后處理領域的材料和設備,2015 年 6 月公司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和化學研究所成立安徽應流久源核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將以中子吸收材料工業化生產作為牽引項目,共同推進核能先進材料和高端產品國產化、產業化。(2)航空發動機領域,2015 年 7 月公司已通過全資子公司應流鑄造設立安徽應流航源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加快公司在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兩機”高端精密零部件制造領域的布局和建設。
非公開發行利于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公司資產負債率持續維持在 60%左右,有息負債占總負債的 80%以上,2015 年 6 月,公司披露了非公開發行股票的預案,擬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改善公司資產負債結構、提高流動性水平、提高綜合競爭力。目前相關申請材料已被中國證監會受理。
大股東減持利好公司戰略轉型。兩家外資流通股東持股比例由年初的32.52%降至 6 月末的 18.62%,市場擔憂公司兩大外資流通股東減持帶來的市值壓力,但我們認為外資股東減持有利于公司由中外合資企業身份更換為內資企業,推進應流股份在軍民融合歷史機遇中獲得新生。
公司目前市值 80 億元,相對于 2014 年的市盈率估值為 76 倍,鑒于公司是國內優秀的關鍵零部件鑄造企業,建議重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