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國”戰略已醞釀多年。早在2007年中國科協年會上,時任衛生部部長陳竺即公布了“健康護小康,小康看健康”的三步走戰略。2012年8月,衛生部組織數百名專家討論最終形成“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報告,提出到2020年,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醫療保障水平不斷提高,衛生服務利用明顯改善,地區間人群健康差異進一步縮小,國民健康水平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健康中國”概念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再次亮相,并在今年9月進入戰略編制工作,有望進一步上升至國家戰略。李克強總理在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健康是群眾的基本需求,要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國?!?/p>
權威人士分析指出,下周將召開十八屆五中全會,“十三五”規劃將浮出水面,“健康中國”戰略此時會否正式升級為國家戰略備受期待與關注。隨著‘健康中國’戰略落地,‘十三五’期間圍繞大健康、大衛生和大醫學的醫療健康產業有望突破十萬億市場規模。醫療健康產業也將引領新一輪經濟發展浪潮。
對資本市場而言,一旦“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十萬億級產業投資盛宴將隨之開啟。相關研究報告顯示,大健康產業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興產業。然而與美國、日本甚至很多發展中國家相比,中國的大健康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統計數據顯示,美國的健康產業占GDP比重超過15%,加拿大、日本等國健康產業占GDP比重超過10%。而我國的健康產業僅占GDP的4%-5%。A股中九安醫療、海虹控股、華邦健康等上市公司,涉及健康中國等相關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