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海證券報10月22日消息,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申曙光表示,“將‘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有望全面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從資本市場角度看,在推進‘健康中國’戰略規劃中,整個醫療衛生行業以及大健康產業將進入蓬勃發展期。就細分領域而言,醫療服務、健康保險、養老產業及互聯網醫療等為首的上市公司有望率先受益。”
從衛計委了解到,“健康中國”建設規劃是在“十三五”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背景下,為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健康需求,打造健康中國,編制的一項全局性、綜合性、戰略性的中長期規劃,也是“十三五”時期衛生計生事業發展的總體規劃。
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指出,該戰略規劃將從大健康、大衛生、大醫學的高度出發,突出強調以人的健康為中心,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并融入經濟社會發展之中,通過綜合性的政策舉措,實現健康發展目標。
“健康中國”戰略已醞釀多年。早在2007年中國科協年會上,時任衛生部部長陳竺即公布了“健康護小康,小康看健康”的三步走戰略。2012年8月,衛生部組織數百名專家討論最終形成“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報告,提出到2020年,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醫療保障水平不斷提高,衛生服務利用明顯改善,地區間人群健康差異進一步縮小,國民健康水平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健康中國”概念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再次亮相,并在今年9月進入戰略編制工作,有望進一步上升至國家戰略。李克強總理在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健康是群眾的基本需求,要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國。”
權威人士分析指出,下周將召開十八屆五中全會,“十三五”規劃將浮出水面,“健康中國”戰略此時會否正式升級為國家戰略備受期待與關注。隨著‘健康中國’戰略落地,‘十三五’期間圍繞大健康、大衛生和大醫學的醫療健康產業有望突破十萬億市場規模。醫療健康產業也將引領新一輪經濟發展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