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前局長科米(James Comey)的證詞把他“拉下水”之后,當地時間13日,美國司法部部長塞申斯(Jeff Sessions)在長達2個半小時的證詞中開篇就撇清了自己和俄羅斯的關系。
在出席參議院情報委員會聽證會時,塞申斯表示,當初自己回避關于俄羅斯的調查并非因為心虛,而是因為曾在特朗普競選團隊任職的經歷,令他不適合參與對競選團隊的調查。
是否與俄大使接觸
與特朗普同齡的塞申斯,是特朗普首位提名的內閣部長。他與特朗普私交甚好,是當時特朗普陣營的重要支持者。但是今年3月,媒體曝光稱,塞申斯在去年的美國大選期間,曾兩次與俄羅斯駐美大使謝爾蓋·基斯利亞克接觸。而塞申斯在參議院提名聽證上隱瞞了此事。此后,民主黨人要求其辭職。但他堅稱自己并未和任何俄羅斯官員討論過有關競選的問題。
據媒體報道,2016年4月27日,在華盛頓的五月花酒店,作為競選人的特朗普在該場合發表關于外交政策的演講,塞申斯和基斯利亞克均在場。
在13日隨后的聽證過程中,塞申斯的語氣漸漸不像開場時那么絕對。他說:“如果和基斯利亞克見過面,那么我也可以向你保證,絕對不存在不妥之處。這樣的會面也是可以想象的,就是我不記得了。”
塞申斯稱,自己之所以這么解釋,是因為如果不做這些具體假設來澄清自己,同樣也會被質疑為撒謊。他還稱,此前兩次與俄羅斯大使見面只是其作為參議員時的常規見面,與競選無關。而對于他與俄羅斯串通的指控則“令人震驚”,是“可恥”的謊言。
在塞申斯的聽證會之前,科米8日就已經在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就俄羅斯干涉美國大選一事提供證詞,提及包括塞申斯在內有多人涉及同俄羅斯接觸,其中基斯利亞克與塞申斯曾“不止兩次”會面。因此,聽證會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塞申斯就科米證詞中與他有關的部分接受議員質詢。
輿論對塞申斯在聽證會上的表現并不買賬,認為其對犀利質詢的回答含糊不明,多次用“記不起”來搪塞。在對是否干涉司法公正以及解雇科米時的情況進行解釋時,塞申斯并沒有給出滿意答復。
對科米與總統單獨會面的回應
在塞申斯的證詞中,最具戲劇性的是對科米和特朗普談話一事的回應。
此前科米稱,特朗普曾多次要求和他進行一對一談話,其間還提及“放過弗林”。在8日的證詞中,科米稱在2月14日的一次會議中,特朗普開完會要求他單獨留下來,而此時自己的頂頭上司塞申斯也在場,他的身體語言表現出一種猶豫,因為他顯然知道總統這樣做(把負責調查弗林的FBI領導留下來單獨談話)是不妥當的。當時科米向塞申斯表示自己不希望留下來和總統單聊,但塞申斯并沒給他反饋。
批評者皆認為,特朗普清空辦公室再與科米進行一對一的談話,顯然是他自己也清楚要談的事情并不妥當。
可是,到了塞申斯的聽證會上,這一幕出現了另一版本。塞申斯在證詞中回憶,自己當時沒意識到他們要進行談話,然后和所有人一樣,離開了辦公室,只看到科米坐在總統辦公桌前,兩人在對談,并看不出這樣的對談有任何問題。
他同時也承認,科米找他表示不希望單獨對話,但他給出的回答是:無論是FBI還是司法部,在與白宮接觸時都要小心遵守部門規章。他認為科米是司法部的老將,相信他能在與白宮的溝通中遵守規定,尤其涉及到正在開展的調查時。
從上述分析可見,無論是科米的證詞還是塞申斯的自辯,都無法令“通俄門”疑云變得明朗,反而因為各執一詞而令事件陷入更加撲朔迷離的狀態。
解雇特別檢查官
而就在此時,另一個與“通俄門”調查相關的關鍵官員可能遭特朗普解雇的消息,不斷發酵。
保守派媒體Newsmax的老板魯迪(Christopher Ruddy)作為特朗普的朋友在造訪白宮之后向媒體透露,目前負責調查“通俄門”的特別檢察官、FBI前局長羅伯特·米勒將面臨被特朗普解雇的風險。
雖然白宮發言人斯派塞否認魯迪與特朗普在周一有過直接會面,但在“通俄門”疑云不斷升級的當口,這樣的消息無疑會牽動眾多人的神經。眾議院議長瑞安稱,炒掉米勒的潛在可能性只是徒增流言,“最好讓米勒繼續干他的工作”,讓相關調查保持獨立。
但也有白宮官員和接近特朗普的知情人士稱,身邊的人強烈建議特朗普不要解雇米勒,特朗普因此也不會貿然采取行動。
然而,程序上,即便要解雇米勒,也不應該由特朗普直接決定。按米勒的職位,這是司法部管轄的事情,而司法部長塞申斯正在力求自保,因此決定權就落在司法部副部長羅森斯坦(Rod Rosenstein)身上。而米勒正是羅森斯坦在一個月前任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