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來,金磚國家在金融合作方面取得多項成果,其中,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的成立被譽為南南合作發展理念的一大創新。
對于新開發銀行的創新元素,金磚銀行副行長保羅·巴蒂斯塔舉例說,該行的宗旨是為新興經濟體服務,考慮到很多國家沒有很強的創匯能力,該行將推動各國本幣的使用,逐步降低對美元的依賴。2016年4月,該行發行了5年期、總額30億元人民幣的綠色債券,
同時,巴蒂斯塔表示,該行將大力推動綠色金融的發展,引導資金向節能環保的產業發展。“我們已經制定了一些綠色債券的原則,確保募集資金專項用于支持綠色項目,在信貸和融資方面實現100%的綠色。另外,我們20%的資金都投入應對氣候變化和環境污染的項目。”
另外,巴蒂斯塔指出,與傳統銀行相比,金磚銀行的項目審批流程盡量精簡,“審批手續被限定在6個月之內”。他還強調,該行的宗旨是幫助客戶,“而不是讓它們強行接受我們的條款和政策”,“我們要在成員國現行的法律框架內對它們進行資助”。
新開發銀行是由五個金磚國家政府創建成立的國際多邊金融機構,2015年7月宣告成立并開始運營,總部設在上海。規模為1000億美元,五國各占20%的份額。
2014年,金磚五國還簽署了《關于建立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安排的條約》,旨在加強金融風險防范。初始承諾互換的規模為1000億美元,其中,中國最大互換金額410億美元,南非50億美元,巴西、印度和俄羅斯各180億美元。
此外,金磚國家內部不斷提升本幣結算的比例和貨幣互換協議規模。中國與其他四國簽署了3000多億元的人民幣互換協議。“伴隨全球化的發展和金磚國家新興市場的發展,金磚國家貨幣國際化對于金磚體系金融穩定具有重要作用。”王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