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國民航發展論壇今日在北京舉行,民航局局長馮正霖指出,中國民航將以民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為主線,聚焦瓶頸問題和深層次矛盾,著力打造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個世界級機場群,打造北京、上海、廣州三大國際航空樞紐。
為期兩天的論壇以“互聯網時代的城市群和機場群:全球航空業發展的新聯通”為主題,旨在圍繞互聯網時代航空業如何實現面向城市群和機場群的新聯通這一主題,深入交流航空運輸網絡與機場布局的新趨勢,促進全球航空業的國際合作。本屆論壇是中國民用航空局落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的重要舉措。
圍繞如何努力打造世界級機場群,以服務中國世界級城市群建設,馮正霖從四個方面談了自己的思考和認識。他說,城市群已成為中國城市化的戰略模式,中國“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城市建設為世界級城市群,國家規劃是大戰略,大方向,民航作為戰略性產業,在其中應該積極作為、主動作為,功能健全、相互協調、相互支撐的機場網,以及覆蓋面廣、銜接度高、通達性強的航線網,本身也是民航強國的內在特征。打造世界級機場群,是構建基于功能定位的機場網和航線網的重要支撐,為此中國民航將以民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為主線,聚焦瓶頸問題和深層次矛盾,著力打造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個世界級機場群。首先,合理的分工定位是打造世界級機場群的前提,中國民用航空局將與地方政府加強溝通,積極協調各方利益關系,引導三大機場群形成功能分工合理、市場定位清晰的發展格局,促進樞紐與區域、干線和支線機場有機銜接,客、貨航空運輸全面協調發展
馮正霖表示,城市群和機場群的相伴相生、協同發展,是互聯網時代的新趨勢,構建城市群和機場群的新聯通,既是民航業發揮比較優勢的戰略方向,也是推進城市及區域發展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
中國民航愿與世界各國民航加強溝通,同國家各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和各地方政府攜手共進,將城市群和機場群的美好愿望轉化為具體的行動。
更好地發揮民航業在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等諸多方面的戰略性產業作用,為區域和世界的互聯互通架起空中的“絲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