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簡稱“國際航協”)對2017年全球航空運輸業盈利前景進行了修訂,預計全球航空公司凈利潤將達314億美元,高于此前預測的298億美元;行業收入將達到7430億美元,高于此前預測的7360億美元。
國際航協理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表示,2017年全球航空貨運與客運需求都高于預期,因此國際航協上調了全年凈利預測水平。航空公司利潤仍然豐厚,收益仍高于資本成本。不過,由于燃油、勞動力和維修費用的增加,航空公司整體盈利規模與2016年相比料有所下降。
需求增長超過預期
數據顯示,2017年,航空公司每搭載一名旅客,可獲取7.69美元的凈利潤。相比2016年的9.13美元和2015年的10.08美元有所下降;平均凈利潤率為4.2%,低于2016年4.9%的凈利潤率。
不過,國際航協指出,2017年民航市場需求遠好于預期,成為行業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從目前全球經濟預測數據來看,2017年有望成為2011年以來全球經濟最好的一年。2017年全球客運需求預計將增長7.4%,相比此前預測高出2.3個百分點。預計今年客運總量將達到41億人次,同比將增加2.75億人次,平均載客率也有望超過2016年;貨運需求預計將增長7.5%,是2016年3.6%增長率的兩倍以上,比此前預測高出4.0個百分點;貨運總量預計將達到5,820萬噸,比2016年高出390萬噸。
航空業人士指出,航空貨運在經濟向好初期出現強勁增長,企業為補充庫存而轉向速度更快的空運服務,這種局面目前已經顯現。零售趨勢也值得關注,例如電子商務與藥品零售發展趨勢,這些都在支持航空貨運增長。
不過,成本方面并不樂觀。2017年第一季度,燃油、勞動力和維修成本加快上漲。國際航協預計2017年行業整體支出將達到6,870億美元,同比增加440億美元。其中,2017年航油預計平均價格為64美元/桶,高于2016年的平均水平;勞動力與行業供應成本也在上升中,預計2017年單位勞動力成本將上漲近3%。
亞太市場保持高增速
雖然行業整體表現強勁,但各地區仍存在顯著差異。國際航協預計2017年約一半的行業利潤來自北美航空公司(154億美元),歐洲和亞太航空公司將各自為航空業帶來74億美元凈利潤,拉美和中東航空公司分別有望獲得8億美元和4億美元凈利潤,非洲航空公司預計將虧損1億美元。
北美航空公司預計全年將獲得154億美元凈利潤,比2016年的165億美元略有下降。北美地區航空公司是行業盈利的主要推動力,業績主要歸功于行業重組、經濟相對繁榮以及美元走勢強勁,預計全年盈利水平仍保持在歷史高位。
亞太航空公司預計將獲得74億美元凈利潤,比2016年的81億美元有所下降。客運需求預計將增長10.4%,略高于8.8%的預期運力增幅。值得注意的是,亞太貨運收入在近幾年內首次上漲。由于亞洲廣大地區是部件與成品的主要產地,近幾個季度以來,這些產品在經濟復蘇初期需求旺盛,亞太航空公司貨運約占全球航空貨運總量的40%。
歐洲航空公司預計全年將獲得74億美元利潤,比2016年的86億美元有所下降。客運需求預計將增長7.0%,略高于6.9%的預期運力增幅。不過,歐洲籠罩的恐襲威脅預計將對需求產生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