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援引知情人士稱,中國準備在合適的時機逐步增持美國國債。消息公布后,美債全線漲幅擴大,10年期、30年期美債收益率跌至美國大選次日以來最低。
知情人士稱,中國近期開始改變去年減持美國國債的操作,并準備在合適時機逐漸增持美債,因美債吸引力增加和人民幣匯率穩定。
知情人士稱,中國認為美國國債未來可能較其他國家資產更具吸引力;上述人士不愿具名,因信息未公開;中國央行針對該消息表示應向外匯局尋求置評。
據悉,中國3月份增持美國國債279億美元,增持規模創兩年來最大。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5月25日的報道,外國央行在2016年減持美國國債后現在再次買入,今年最大的買家是中國。
截至5月17日當周的最新數據顯示,外國央行今年持有的美國國債數量升至2.92萬億美元,為2016年6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一季度中國將美國國債持倉量增加290億美元,至1.088萬億美元。
美國外交關系協會高級研究員布拉德·塞策(Brad Setser)稱,趨勢在不知不覺中發生改變;考慮到中國外匯儲備和人民幣匯率的相對穩定,中國拋售美國國債的壓力已緩解。
報道稱,相比德國、日本和英國國債,美國國債的收益率仍然更為誘人。按13.9萬億美元的市場規模計算,美國國債市場仍是全球最大債市,流動性也最高,對于尋找安全地點來存放其大量現金的各國央行而言頗具吸引力。
目前,日本繼續保持美國第一大債權國,3月增持美國國債34億美元,總規模為1.18萬億美元。2016年10月,由于中國此前連續五個月減持美債,規模創下2010年7月來新低,日本反超中國,成為美國第一大債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