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額寶母公司螞蟻金服品牌與公眾溝通部陳彩銀表示,這次調整之后,余額寶個人賬戶中金額最高只能達到25萬。不過,5月27日之前,余額寶賬戶中的已有存量不受影響,“此前在余額寶內放置的資金超過25萬的用戶,這次調整之后也不必要取出,可以繼續享受收益,而且余額寶轉出等其他服務功能均不受影響。目前,余額寶的用戶超過3億,但以小額理財為主,人均投資金額只有3800多元,遠低于25萬元。所以限額調整對絕大部分用戶沒什么影響。”
實際上,早在是十幾天前,就有傳言稱余額寶將調整個人賬戶限額,原因或與之前央行提醒其存在擠兌風險有關。盡管此前的部分傳言得到證實,但這次限額下調的力度之大還是超出大家預料。
對于限額下調的原因,陳彩銀表示,這是公司的一次主動調整行為,調整后的余額寶將更符合作為個人小額現金管理工具這一定位,“目前余額寶小額用戶居多,25萬元額度已經可以滿足絕大多數余額寶用戶日常生活支付需要和現金管理需要。另外針對理財需求較強的用戶天弘基金已提供豐富的理財選擇,我們還將為用戶開發更多的方式和產品。”
數據顯示,借助余額寶的成功,天弘基金管理資產凈值從2014年開始已經連續三年行業排名第一。今年一季報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天弘余額寶貨幣基金以1.14萬億元規模創下歷史新高,穩穩地占據全球第一貨幣基金的寶座。
在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看來,余額寶個人賬戶限額的下調,主要是出于自身管理方面的考慮,“從金融角度講,任何一種金融工具都是有風險的。隨著規模越來越大,意味著作為管理者的市場風險管理難度越來越大。根據市場環境,根據自身的管理能力,把它整個的規模控制在一個合理范圍之內,可能有助于他控制產品管理本身可能會帶來的一些風險。”
同時,曾剛認為,從個人投資者的角度來看,限額下調也可以視為一種保護,“因為貨幣市場基金跟存款是不一樣的,貨幣市場基金相當于個人投資,實際上風險都是自擔的。盡管它流動性相對比較好,風險可能會是比較小。但在次貸危機時也會看到很多貨幣市場基金最后出現了擠兌。所以不是說這個額度越大越好,這種風險實際上也就越大。”
今年以來,貨幣基金的收益率持續上升,余額寶近期年化平均收益率更是超過4%。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曹嘯認為,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余額寶的管理成本也在增加,“比如它錢少時容易找到這么多好的協議存款進行投資。但是當余額規模多的時候,你想找到更好的4%的協議存款比較困難。換句話說,管理成本上升,未來你想維持4%就比較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它控制一下投資金額,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穩妥的做法。”
余額寶的快速發展,也使整個貨幣市場基金的市場結構發生變化。曹嘯表示,如何在防范市場波動風險的同時保持自己的競爭力,是貨幣市場基金需要面對的共性問題,“怎么樣去更分散自己的資產,怎么去避免受到這種波動的影響,可能是所有貨幣市場基金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對于其他貨幣市場基金來講,你要找到產品的設計怎么樣更適合于某一類特殊人群的需求,在產品設計上下功夫,可能是其他貨幣市場基金與余額寶競爭的根本的一個出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