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晚間,*ST沈機(000410)發布公告稱,目前公司生產i5智能機床所需配套的i5智能數控系統均系向控股股東沈機集團下屬子公司采購取得。沈機集團6月2日出具了承諾函,擬在2018年末之前將i5在機床領域的全部相關技術、知識產權、產品組裝生產線及研發、生產人員全部擇機注入沈陽機床,只保留i5通用技術的持續研發職能。沈陽機床后續業務將緊緊圍繞i5智能機床這一核心產品開展。
在上述利好消息刺激下,*ST沈機公司股價6月5日報以漲停。控股股東擬將i5相關資產注入上市公司,讓處于退市風險邊緣的*ST沈機有了“生”的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的*ST公司都像*ST沈機如此好運,ST新都成為今年第一家退市公司,該公司已經進入退市整理期,公司股票也連續走出7個跌停板。另外,在A股資本市場中,仍有眾多*ST公司承受著保殼的煎熬。
監管從嚴 ST公司保殼難度大
根據ST公司去年年報業績可見,A股75家ST公司中,2016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正值的公司僅有14家,除了*ST稀碳一家公司仍未公布2016年年報外,其他60家ST公司去年的凈利潤均為負值。也就是說,這60家業績虧損的ST公司的保殼壓力將更大。
《證券日報》記者通過數據統計顯示,A股75家ST公司中,有39家公司發不了重組公告,根據重組進展情況統計,有3家公司的重組處于暫停中止狀態,3家公司重組未通過,15家公司停止實施,13家公司重組實施完成,2家公司重組處于董事會預案階段,另外有3家公司的重組獲得并購重組委批準。
雖說ST公司都在積極地為保殼而戰,但是,從目前公司的動作來看,不少公司的保殼戰困難重重。
查閱過往上市公司保殼術,賣子求生、政府補貼等是ST公司過去常用的保殼套路,如今,賣房賣酒店、高價債權轉讓、高價出售應收賬款、債務被豁免等新保殼術也是應接不暇的呈現出來。不過,隨著監管機構對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高度重視,在“優勝劣汰”的監管高壓下,一些上市公司的保殼術逐漸“失效”,交易所的約談、問詢接踵而至,這對于保殼的ST公司來說無疑增加了難度。
查閱相關資料顯示,于2016年11月22日停牌至今的*ST中絨(000982)于5月31日收到問詢函,而之所以引發深交所關注的原因是其此次重組的交易作價。
根據公司重組預案顯示,標的資產的預估值約為5.59億元,而交易雙方初步確定的交易價格為6.3億元,深交所要求*ST中絨補充披露標的資產評估值和交易作價存在較大差異的原因、此次交易的公允性。同時要求深交所對此次重大資產出售涉及的會計處理以及預計對公司2017年度損益的影響,此外,深交所還要求*ST中絨重組預案中的相關問題做出說明。
ST公司中已有26家停牌 其中5家暫停上市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截至目前,ST公司中,有26家公司股票目前處于停牌狀態,其中,*ST釩鈦(000629)、*ST吉恩(600432)、*ST建峰(000950)、*ST昆機(600806)和*ST新梅(600732)5家公司處于暫停上市狀態。
而查閱其他21家ST公司停牌的理由顯示,*ST寶實(000595)和ST慧球(600556)公司停牌的原因是重要事項未公告,而*ST烯碳(000511)停牌是未如期刊登定期報告。*ST愛富(600636)、*ST東海A(000613)、*ST河化(000953)、*ST華澤(000693)、*ST普林(002134)、*ST三泰(002312)、*ST三維(000755)、*ST天首(000611)、*ST中絨、*ST紫學(000526)、ST云維(600725)等11家公司停牌的原因是,擬籌劃重大資產重組。*ST德力(002571)、*ST弘高(002504)、*ST圣萊(002473)、*ST新億(600145)、*ST眾和(002070)、S*ST前鋒和ST成城(600247)等7家公司的停牌是因為公司刊登重要公告。
值得一提的,5家處于暫停上市的ST公司,它們也在積極地為早日恢復上市而努力。
查閱*ST昆機公告顯示,由于公司由2014年、2015年已經連續兩年虧損,2016年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2016年公司仍然虧損。公司于2017年5月16日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關于對沈機集團昆明機床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實施暫停上市的決定》,公司自2017年5月23日起暫停公司股票上市。
對此,*ST昆機表示,公司始終重視保護投資者各項合法權益,公司將把握好發展機遇,力爭實現“止血控虧”、實現經濟效益恢復性增長;在未來一段時期內爭取完成止虧到盈利的過程。充分利用第一、二大股東的平臺支持作用,爭取股票早日恢復上市。
一位從事證券行業的人士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相比以前,隨著監管尺度從嚴,ST公司的保殼難度確實大了不少,以往打擦邊球保業績的公司,在新規面前行不通了。但并不是所有ST公司的保殼難度都很大,一些行業周期性明顯的公司,隨著行業周期的結束,這些公司的保殼一般沒有問題。
不過,在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看來,在監管新規下,ST公司通過重組保殼的難度確實在加大,但是通過出售資產的方式仍然可以。
ST股成股價大跌“重災區”
值得注意的是,A股資本市場中一直不缺乏“烏雞變鳳凰”的傳奇故事,因此,有不少投資者對ST股的投資格外熱衷。不過,隨著監管尺度的從嚴,投資者在選擇投資標的時開始向有價值投資空間的公司傾斜,于是,今年以來,ST公司不再是投資者的“香饃饃”,ST公司股票成為大跌的“重災區”。
數據統計顯示,除了6家ST公司年內沒有交易外,其他69家ST公司中,大部分公司股價年內走勢可以用一個“慘”字來形容。
數據顯示,年內僅有*ST天儀(000710)的股價走勢最好,自年初至今公司股價走出39.19%的漲幅,其次是處于暫停上市的*ST釩鈦,公司股價在停牌前年內的漲幅達到28.45%。
相比*ST天儀公司股價,有47家ST公司股價年內的跌幅超過20%,其中,有9家公司股價跌幅過半,它們分別是,*ST沈機、*ST大控(600747)、*ST滬科(600608)、*ST墨龍(002490)、*ST準油(002207)、*ST運盛(600767)、*ST上普(600680)、*ST寶實和*ST昌魚(600275)公司,年內的跌幅分別為,-50.97%、-52.88%、-54.38%、-54.65%、-56.73%、-56.78%、-57.19%、-63.32%、-66.29%。
從上述公司股價跌幅來看,*ST昌魚公司股價年內跌幅最大。而面對ST公司股價的“跌跌不休”,一些ST公司股價跌入“1元”區,根據昨日收盤價來看,*ST海潤(600401)、*ST銳電(601558)、*ST新億和*ST重鋼(601005)4家公司的股價分別為1.41元/股、1.42元/股、1.87元/股和1.95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