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召開的“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習近平、李克強分別發表重要講話,提出“健康將融入所有政策”38字方針——“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并重,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而在8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開審議通過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這也是今后15年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行動綱領。編制和實施“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保障人民健康的重大舉措,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同時,這也是我國積極參與全球健康治理、履行我國對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承諾的重要舉措。
“國家一系列舉措相繼出臺,足以顯示出對健康產業的高度重視。這將加速前期醫改政策落地,催化一系列與健康產業相關的政策細則出臺。目前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已到深水區,相信‘兩票制’、‘公立醫院改革’和‘藥品一致性評價’等改革政策將持續推進?!毕嚓P研究人士如此表示。
從公開信息可知,雖然我國醫療衛生支出占GDP的比例在2014年末時提升至5.6%,但相較發達國家普遍10%以上的比例仍有很大差距,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對健康產業未來發展的定調下,即“把健康產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政策導向下,機構普遍預期我國的健康產業有望迎來新一輪的政府大力投入。
一位不具名的市場資深研究人士對記者表示,醫保控費與藥占比下降很可能是未來政策的主要關注點,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傳統藥企的收入增速勢必受到影響;與此同時,藥占比下降必然給醫院帶來壓力,這將導致醫院要從醫療服務中獲得收入補償。“所以,醫改需求擴大后,國家會把注意力放在醫院改革為主。目前來看,在政策導向下,健康產業重點關注的是健康管理服務和醫療服務、養老、康復等,預期對血液制品、醫療服務、創新藥、制劑出口、醫藥商業(GPO及藥店)、CRO、藥用輔料等景氣度向上的醫藥子行業會有明顯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