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我國醫療發展不均衡及制度不完善,直接導致資源過于集中,一些地區的三甲醫院基本包攬了所有病種,如此導致一些大醫院的負擔越來越重,而周邊小醫院則無人愿去。在此背景下,實施分級診療制度改革,不僅可以將大中型醫院承擔的一般門診、康復和護理等分流到基層醫療機構,形成“健康進家庭、小病在基層、大病到醫院、康復回基層”的新格局,同時也可做到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承擔不同疾病的治療,各有所長,逐步實現專業化。
“實施分級診療制度后,醫療市場矛盾將發生改變,由原來的需求不足改變為現在的供給不足局面。”匿名醫藥行業研究人士對記者表示,隨著分級診療制度的推行,醫療資源下沉將為國產醫療設備尤其是一些基礎醫療設備及家用醫療設備打開更大的需求市場,而圍繞分級診療,預計相關的醫療資源建設、醫療信息化建設,醫療數據集中也會有一定的投資機會,“考慮到信息化建設在分級診療和整個醫改中扮演重要作用,部分與醫療信息化相關細分行業龍頭公司,如創業軟件、思創醫惠、久遠銀海、易聯眾或有一定表現機會”。
2016年8月19日晚,國家衛生計生委官網公布了《關于推進分級診療試點工作的通知》。本次推進分級醫療試點工作的通知不僅確定了270個試點城市(北京市等4個直轄市、石家莊市等266個地級市),9月15日前啟動試點和2016年分級診療試點的重點工作任務。對于分級診療試點工作文件的落地,華安證券建議投資者可從兩條主線去把握其中的機會:1,診斷外包需求增加的直接受益者——第三方檢驗,關注業績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迪安診斷(第三方檢驗、獨立診斷龍頭);2,醫聯體內上下聯動、病養分離為基層慢性病管理的醫療機構帶來的確定性機會,關注從事康復醫療的湖南發展、澳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