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力股精選
康尼機電(603111):公司在軌交建設發展和新能源汽車
連接器放量帶動下,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22.48%,凈利潤同比增長29.69%。廣發證券分析師劉芷君指出,公司作為國內軌道交通門系統行業龍頭,城軌車輛門系統國內市場占有率持續十年保持在50%以上,將直接受益于行業的快速發展。可以看到,公司地鐵成熟產品市占率相對穩定,動車內門也享有很高市占率。而動車、高鐵車輛門有望進一步加快國產替代進程。
在城軌需求旺盛和新能源汽車配件業務持續發力的帶動下,預計公司未來仍將保持高速發展。
鼎漢技術(300011):公司遵循“地面到車輛、增量到存
量”的發展戰略。目前車輛收入占比約60%;車輛市場的增量和存量都比較大,而地面產品以增量為主,因此車輛產品的市場空間更加廣闊。興業證券分析師施名軒指出,未來公司增長點來自新產品開拓及外延兩個方面。一是新產品的開拓,包括動車組空調、動車組輔助電源、地鐵制動儲能系統、車載安全檢測設備、屏蔽門等;二是外延式并購,公司積極在國內、國外尋求軌道交通領域的優質標的,預計,公司未來并購方向會涉及包括門系統、剎車系統、牽引系統等在內的軌道交通核心零部件。
神州高鐵(000008):公司作為軌交運維國內龍頭,已成
為國內首家打通運維全產業鏈核心系統的企業,未來公司將深耕運維產業,并以此為依托打造運維數字仿真平臺。未來目標是實現軌交運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依據客戶的需求實現定制化。華創證券分析師李佳指出,公司核心產品計算機聯鎖系統在大鐵領域的2000多個車站成功開通,行業占有率約35%,城軌領域正在逐步擴大。鐵路十年大修期已經到來,信號系統將迎來新舊更替高峰,公司經營計劃明確,存量市場的更新將帶來一波較高的增長,預計未來三年公司年營業額將超過12億。
海達股份:公司有望受益軌交+汽車板塊高景
氣度。華創證券分析師李佳表示,
“十三五”期間我國鐵路每年投資規模維持在8000億以上。而隨著城市軌道交通門檻降低,“十三五”期間地鐵里程總數翻一番。未來城軌的投資額將達到11-13萬億。軌交產品已經成為公司第一大產品領域,公司還儲備了多種軌交新產品,將充分受益軌交萬億市場。此外,公司去年產業并購基金的投資方向為軌道交通、汽車等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互聯網等及其他新興產業,預計未來將持續通過并購基金外延布局新興產業。
基建
走出去受益明顯
在近期舉行的“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上,管理層提出一步一步把“一帶一路”建設推向前。“一帶一路”以“通”字為先,基建互通先行使得建筑央企、國企未來在海外訂單獲取上將呈現加速狀態,且將使順周期下形成的建筑業巨大產能和建設能力走出去。“一帶一路”體現中國和平崛起之國家戰略,基建先行、產業為本。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將超越中國工程公司在海外修路架橋的傳統模式,而是要拉動沿線國家區域整體開發建設,在沿線國家發展能源在外、資源在外、市場在外等“三頭在外”產業,助推企業的跨越式發展和轉型升級。
在業內人士看來,對于“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而言,無論是從國內需求或是未來區域經濟合作的角度來看,這些國家對于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均極其旺盛。有行業人士指出,對于我國的情況而言,伴隨著固定資產投資的下臺階,我國建筑業產能過剩的問題日趨嚴重,“基建輸出”能夠大幅緩解我國建筑業的產能過剩問題。因此,在“一帶一路”的戰略大背景下,未來我國建筑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將大幅加快。
從資本市場的角度來看,在“一帶一路”實質性推進的背景下,海外需求最大的中國基建產業鏈有望受益最為明顯。就一季度來看,我國建筑業總產值為3.085萬億元,增速為6.67%,出現近三年增速下滑態勢中的首度回暖。
對于“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而言,無論是從國內需求或是未來區域經濟合作的角度來看,這些國家對于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均極其旺盛。有券商分析師就表示,后續政策將落腳于貿易、金融等;訂單層面主要集中于鐵路、公路、港口以及能源、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從受益彈性角度,重點推薦中國交建、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電建、中材國際、中工國際等,以及東南網架、寶鷹股份、神州長城等。
潛力股精選
中國交建(601800):公司為美國ENR世界最大250家國際
承包商第五及連續九年國內第一。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韓其成指出,近期管理層提出“一帶一路”需一步一步扎實推進,2016年為一帶一路關鍵項目落地年,疊加配套金融不斷完善,基建項目首當其沖,基建央企海外訂單趨勢向好;中國承包商在中東、亞非拉等區域市占率均超10%,未來有望繼續鞏固市場、加速訂單承接,公司未來可充分受益、將加速海外市場拓展。PPP規模大落地提速、積極財政加碼基建投資維持高位、“一帶一路”戰略縱深推進,公司業績增長可獲充分保障。
中國電建(601669):公司優質資產注入,將極大增強公
司盈利能力。公司定增購買電建集團持有的水電顧問集團、北京院等共計八家勘測設計企業100%的股權,有效推動公司實現資源整合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的提升。集團水電資產的業績承諾2015-2017年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9.7、20和20.4億元。東吳證券分析師黃海方表示,目前集團還有火電設計,裝備,風電業務等,按照目前國企改革的做法,未來這些資產可能注入公司。未來公司在改革方面還將推出國際業務重組整合工作,搭建產融結合平臺,看好國企改革為公司營業能力帶來的增強效應。
中材國際(600970):業績穩步增長系水泥工程主業企穩、
海外市場拓展加速與節能環保轉型穩進。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韓其成指出,公司2015年海外合同占新簽合同比重超過九成,海外市場占有率居榜首,疊加“一帶一路”于“產能合作”政策契機將進一步催生訂單需要。公司通過股權收購或BT/BOT等模式拓展高收益海外水泥投資業務,預計2020年利潤貢獻達1/3,已收購Hazemag公司實踐多元化工程和產業外延擴張,成長前景打開。考慮“一帶一路”沿線訂單加速,疊加公司多元業務布局與戰略重組預期,維持增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