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結構性行情為主
證券時報記者:怎么看現階段行情?對今后市場結構與風格怎么看?
劉翔:2017年市場波動會更大一些,不會是趨勢性向上或是重新跌破新低的行情。上證綜指年初在3300點左右,現在回落到3000點附近,今年指數主要在這個區間里面震蕩。
但如果縮小標的的話,上證50指數成分股走勢還是比較平穩的。再縮小標的的話,會發現銀行里面的四大行、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以及保險股,這些核心的權重成分股尤其強勢,有些一路創新高。整體行情結構性體現得非常明顯,同時,多只個股估值中樞不斷下降。
上證綜指的估值水平下降到16倍至17倍市盈率附近,創業板的估值水平從120倍至130倍市盈率平均估值,下降到67倍至68倍。從創業板歷史來看,創業板估值已經下降到歷史相對低位,但沒有止跌。原先創業板在高位的時候,估值泡沫很明顯,但擠泡沫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說部分有泡沫,但不能說整體泡沫很嚴重。
重點投資兩個方向
證券時報記者:今年更看好哪些板塊或行業?基于什么樣的投資邏輯和理念?
劉翔:很明顯,一些殼資源、重組題材受資金青睞越來越少。
2017年我們重點看以下兩個方向:
第一個方向是績優股,這依然是機構、各路資金選擇的主要方向。當然,對績優股要進行一定的篩選,我們認為,一些細分行業的龍頭,剛好又是績優的,可能有更穩定的上行空間:首先,這類個股經過過去幾年的經濟波動,產能在出清,尤其一些傳統行業的龍頭,獲得了市場出清的護城河;其次,消費類的龍頭,盈利增速出現快速上行,較典型的有家電行業。在這么多年的經濟周期里,誕生了行業龍頭,許多不盈利的企業已經死掉,這些生存下來的企業成了龍頭,有壟斷地位,市場份額大,又是重資產投資行業,在這個情況下,很難有實力的競爭者再進來。所以說,傳統行業的龍頭出現雙重績優的情況——盈利增速開始上升,同時估值還很便宜。
第二個方向是成長股。因為整個中國的經濟需要科技創新或者成長企業的推動,新的力量是科技,在新領域可能會成長為巨頭。成長股可能會有更多機會,那么,哪些板塊會被看好呢?一是新能源汽車,二是環保板塊,三是TMT(科技、媒體和通信)等?;九袛嗍枪乐岛陀鏊俚谋戎翟降驮胶?,增速越高、估值越低,越有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