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證券分析師竺勁認為,與央企及其他地方國企改革類似,上海國企改革的主要手段也是混改和資產重組。上海作為中國經濟重鎮,國企改革推進最迅速,手段最多樣,尤其是國資流通平臺+國企ETF模式較獨特,未來該市包括地產公司的國企改革都將圍繞這些模式進行。
上海國資改革概念龍頭股一覽
光明乳業:公司擁有“光明牌”乳制品商標屬上海市著名商標,市場數據顯示,在華東,光明全線產品已經占據絕對優勢:其鮮奶和酸奶多年來穩步增長。并于今年3月定增落地,收購了TNUVA集團76.7331%股權。
強生控股:公司是一家以出租車為主營業務的上海本地公用事業龍頭企業,其“強生”品牌具有較高的市場知名度。利用品牌優勢和已有網絡,基本形成汽車銷售、維修保養、租賃和汽車服務為內容的汽車服務經營鏈。公司的出租車業務具備移動互聯網接入想象空間,同時有望在商務租車O2O領域打造新的成長空間。
龍頭股份:公司主營紡織品生產及經營,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作為上海老紡織工業基地,其擁有大量黃金地段的廠房資源,具有眾多土地資產。上海紡織集團或將劃入上海國盛,整體上市將提速。
蘭生股份:是全國外經貿系統第一家上市公司,同時也是上海最大的文教體育用品進出口專業公司。業績表現優異,改制成功提升主頁發展,國企改革加速轉型步伐。
申達股份:公司主營外貿進出口業務、國內貿易、汽車內飾業務等。多年來貿易規模和盈利在紡織行業中名列前茅,綜合能力在國內汽車配套紡織品行業中居龍頭地位。汽車內飾銷售收入占比的提升大幅提高公司毛利率,并拓展海外業務,海外收購兼并、海外建廠,汽車內飾業務占比提高,將會有促進公司整體毛利率的提升。
上汽集團:是一家以汽車制造業和金融業為主要業務的公司,旗下主要合資整車企業充分發揮品牌和產品優勢。在業務模式創新方面運用互聯網思維,建立O2O汽車電商平臺,與阿里巴巴集團共同研發互聯網汽車、推進汽車金融在線服務,構建產業鏈競爭新優勢。
上港集團:是一家從事交通運輸業的公司,我國大陸最大的港口企業,前身是上海港務局,主要從事港口集裝箱、大宗散貨和件雜貨的裝卸生產以及與港口生產有關的引航、船舶拖帶、理貨等業務。公司制定了2014-2016三年行動規劃和國企改革方案并有序推進,與上海市國資委簽訂了三年任期目標責任書,通過了以認購非公開發行股票方式實行員工持股計劃方案,深化混合所有制發展,并對接落實自貿區政策實現突破。
隧道股份:國盛持股的老牌上海國企,公司專門從事軟土隧道施工,是中國施工行業第一家上市的股份制企業。為配合國企改革進一步深入,兼顧區域市場開拓、多元化業務模式發展以及產業鏈的縱向延伸,海外市場拓展正在加速。
上海梅林:是一家主營罐頭食品和禽畜屠宰等的食品公司,并逐步發展成為集養殖、屠宰和罐頭生產為一體的食品加工企業,成為在國內食品市場占有相當份額,在國際食品行業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企業。在國企改革進程中帶來效率提升,2015年上海梅林國企改革邁出堅實一步,實際控制人光明集團旗下的牛肉豬肉相關資產注入上市公司,意在打造中國肉類航母企業。同時,新管理層計劃加強激勵、整合渠道、并購強化產業鏈。
百聯股份:公司主要經營超市、建材、百貨等業務,致力于連鎖產業,發貨“聯華”和“華聯”品牌影響力。百聯是上海國企改革重要受益標的,“資產優化+引入戰投”推進公司國企改革穩步落地。
上海建工:是一家建筑類性質的上市公司,以建筑施工、房地產開發、建筑工業、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為主要業務。在2014年年報里,業績符合預期,基建投資業務收入大幅增長,將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省外業務拓展順利,海外業務穩步發展。未來建工總公司將29%的公司股權無償劃轉給國盛集團;承接過迪士尼一期項目工程,后續迪士尼相關項目仍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