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平均每天發現的問題超過200個,在發現問題之后,如何保障問題盡快整改落實較為關鍵。
在23個督查組進駐“2+26”城市后,環保部派遣的巡查組也進一步跟進,督促、核查問題的整改情況。
相對于督查組而言,巡查組如何開展巡查工作,督查發現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如何,巡查過程中發現了哪些問題,下一步巡查工作將如何開展?為此,媒體(以下簡稱NBD)記者專訪了環保部河南巡查組負責人,探尋答案。
平均每天督查發現逾200問題
NBD:相對于督查組而言,巡查組主要開展哪些工作?
巡查組負責人:今年環保部組織了5600人開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督查主要是在檢查現場發現環境問題,督查組一方面把發現的問題反饋給當地政府部門,一方面按日報送環保部環境監察局。
此前,環監局已在全國共抽調了10個人成立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工作組,工作組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把28個督查組發現的問題進行匯總、分類、分析再逐級上報。
近期,督查組發現的環境問題的數量比較大,平均每天達200多個,這些問題一方面是突出的環境問題,另一方面是“散亂”問題。其中,今年4月7日至30日,環保部一共向對應省環保廳、“2+26”個城市下發了3次督辦通知,督辦通知中主要篩選了一些環境問題比較嚴重的情況,比如涉嫌數據造假、環保設施運行不正常、未配套環保設施等企業問題,并指明哪些區域的哪些企業存在什么環境問題,要求地方政府把整改情況反饋到環保部。此次巡查組是為了把企業存在的問題進行逐一巡查,也包括地方政府在相應的立案、處罰等措施上是否做到位。
NBD:從環保部通報的督查情況看,“散亂污”問題比較突出,這一塊是不是這次巡查的重點?
巡查組負責人:3次督辦通知匯總了“2+26”個城市總共1390個問題,其中,由于中央環保督察組正在山西、天津督察,為了避免工作重復,這兩地的巡查工作暫緩。近期環保部已組織6個巡查組,對這些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進行逐一巡查,督查發現的問題只有最終解決了才能達到效果。
其中,“散亂污”問題比較突出,督辦通知中列出的“散亂污”問題由兩塊構成,一部分是前期各地向環保部提交的“散亂污”自查的名單,一部分是督查組發現的名單以外的“散亂污”問題。
對于“散亂污”問題,要求“兩斷三清”,在今年9月底前全部清理完畢,在這段時間內巡查組對這些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進行巡查。
河南近40%督辦問題仍未銷號
NBD:從河南巡查的情況看,對于督辦通知中的問題整改進度如何呢?
巡查組負責人:此次督辦通知中列出的河南的環境問題一共198個,銷號率超過60%,對于問題的整改,各地方政府都比較重視,特別是在“散亂污”方面,比如斷水斷電等需要其他部門來協同配合,地方政府的重視程度很高。
其中,還有近40%問題沒有被銷號,在重點問題中主要是一部分企業環保設施不完善或沒有配套設施等,雖然已經在整改,但是,購買設備、調試等均需要一定的時間。“散亂污”問題方面沒有銷號的原因是要求比較高,根據規定需要“兩斷三清”,即:斷水、斷電、清設備、清原料、清產品。“兩斷”很多地方都做到了,但是“三清”比較難做,在一些廠區還存在一些產品或生產的半成品待處理。
“散亂污”企業比較多,我們怕其會死灰復燃,所以不能給它們銷號。沒有被銷號的,我們接下來會增加對它的巡查頻次,已經銷號的,接下來巡查組就不再去,更多地依靠地方日常的監管工作。
未被銷號問題將納入下輪巡查
NBD:從此次巡查中發現了什么問題呢?下一步將會加強哪方面的工作?
巡查組負責人:按照近40%沒有銷號的比例來算,河南大概有70多個問題沒有銷號,但是,絕大部分都是在積極整改。
目前,只發現3家企業進展緩慢,1家企業未整改,還有1家企業屬于“散亂污”問題,應該取締,但是,仍在生產。具體情況是:3家進展緩慢企業的表現是,一些小的環境問題已整改,但是,大的問題還沒有整改;1家企業已經停產,但是,相關問題并沒有整改,企業認為對應的環保設施無須上馬,但是現場監測異味未達環保要求,如果他們要繼續生產肯定要完善環保設施;1家應該取締的“散亂污”企業是一個潔凈煤加工中心,巡查組在現場核查時,備注上寫的涉及民生,涉及民生問題在執法過程中不能“一刀切”。但是,從表象來看這種行為是比較惡劣的,本來應該停產取締,不僅沒有取締還沒有停產。
在完成此次巡查后,接下來肯定還會開展第4次巡查,其巡查的主要對象將是第4批督查或第5批督查中發現的問題,以及前3批沒有銷號的問題,以此類推進行循環,一直到問題銷號為止,以確保在督查中發現的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同時,下一步我們會把巡查組核查的情況匯總后,與地方企業報送的整改情況進行對比,如果地方報送的情況和核查情況有明顯的邏輯矛盾的話,說明地方政府有造假或隱瞞整改問題的情況,將報送環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