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9月30日訊:大家知道,自打滬港通之后,香港和內地兩地在投資上的往來,密切也通暢了很多,普通人可以非常方便的在兩地進行投資。
樹澤:香港市場歷史性低估!
因為有兩個市場,于是就有了兩個價格。就好比同一款手機,香港會有一個價格,內地也有一個價格,很簡單的思路,哪里便宜哪里買嘛。
但是在資本市場中,你發現這個基本常識不管用了,同樣一家上市公司的股價,也是內地一個價,香港一個價,但這二者之間的價差,已經拉大到了十年來的最大水平,從圖上可以很容易的看出來,恒生AH溢價指數達到了150,也就是說,同樣的東西,內地比香港貴了50%。
那么這是不是意味著,香港資本市場正在凸顯出罕見的投資價值?甚至是十年一遇級別的機會呢?
其實內地比香港賣的貴,不是新鮮事,歷史上其實長期內地都比香港貴20%。大家普遍解釋說,這叫做流動性溢價,就是說一個市場,人越多、越是頻繁交易、它東西就可以賣的更貴,反過來,像不動產市場,交易冷清,一般就需要打折才能出的掉。
聽上去很有道理啊,但事實并不是這樣。數據顯示,2011-2014年,香港就是貴的,而內地是便宜的。于是人們又搬出理由,說因為香港利率低,借錢便宜,因為錢多所以價格貴。可是這更有意思了,今天香港融資利率也很便宜啊,錢多所以價格貴的理由怎么又站不住腳了呢?
這些似是而非、卻廣為流傳的說法,其實都沒有觸碰到本質,今天我們就分享三個關鍵。
首先,香港市場主要是歐美機構投資者,在他們眼中,這里是海外市場、他們并不是很懂,所以即使看好,也不敢重金投資。而且他們要的不是收益最大化,而是不落后于同行,要想保住飯碗,就得跟上同行。
香港市場分析
所以當美股熔斷,他們就要把港股砍倉,拿錢回去救急。當美股上漲,他們更要砍倉把錢拿回去,因為如果不追加美股,他們又落后于同行了。這是造成港股便宜大家也不買的一個原因。
第二,大家會說,現在香港和內地兩地投資已經通了,既然便宜,那內地投資者應該大買特買啊?怎么不見動靜呢?這也是類似的道理,因為今年內地資本市場是結構性牛市,創業板等一些指數,年內已經漲幅近50%,嘴上說價值投資,但是手上都很誠實、都沒買。因為買了港股,買了不漲,沒有業績就發不出產品,所以很多投資經理不是沒有發現價值,而是業內競爭激烈,大家都看短期,那個療效最快就買哪個。
還有最后一個關鍵,是一個很大誤區,但也是一個重要的常識:那就是一個生意的資產質量,和它在哪里上市完全沒有關系。
香港資本市場,大量的上市公司是內地公司,做的生意都在內地,從巨頭互聯網到最大的銀行保險,還有一批最優秀的中國制造業公司,這都是中國資產的精華。大家僅僅因為上市地點等等一些因素,導致資產本身的價值受到極度低估,而在悲觀和懷疑的時候,也有另外一些聰明的投資者,早已用打折的價格,買下了一份中國的未來。
霍華德·馬克斯曾經有句名言:Don't waste a crisis,就是說投資中不要浪費一場危機。所謂危機危機,危中有機,在大多數人眼中看到的"危險",可能正孕育著新生的希望和未來。
更多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