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9月24日訊:匯豐銀行又有了壞消息。
最近外媒報道稱,在1999年至2017年間,包括匯豐在內的多家銀行涉及總額逾2萬億美元的可疑轉賬。
9月22日晚間,央視財經《正點財經》正式報道了匯豐銀行上述“丑聞”,標題為《匯豐銀行涉嫌縱容“龐氏騙局”》。
央視該報道播出的時間點非常巧合。9月18日,經國務院批準,商務部公布了《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公布之日起實施。
財經365視界-央視點名 匯豐銀行要涼?
《清單》提到,將對危害中國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外國企業采取相應措施,也會禁止被列為不可靠實體的外國公司在中國從事進出口活動及投資。
不過,商務部稱,發布不可靠實體清單并不針對特定國家或特定實體,暫時沒預設時間表和企業名單。
這件事和匯豐銀行有何關系?外界分析,匯豐銀行有可能成為第一個進入名單的外資企業。
近日,《環球時報》首席記者Qingqing Chen在推特引述消息人士的話稱,匯豐及聯邦快遞極可能被列入第一批清單。
一見君認為,這件事可信度極高,最近很多主要消息都是通過《環球時報》的代表性人物放出的。
9月21日晚,《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就在推特發文稱:“根據我的了解,中國政府不會批準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與甲骨文、沃爾瑪之間的現階段協議。因為該協議將危害中國的國家安全、利益和尊嚴”。
可以看出,在匯豐銀行這件事上,先是外媒報道了核心事實,后來《環球時報》“特殊人物”放消息,再后來是央視引述外媒消息,直接定調:匯豐銀行縱容“龐氏騙局”。
連續報道后,匯豐銀行被商務部列為“不可靠實體” 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事實上,資本市場也給出了很好的回應。
9月21日,匯豐銀行股價跌至25年新低。此外,總部在英國并持有匯豐銀行的匯豐控股股價20日股價也跌破30港元,收入29.3港元,跌幅約5.33%,值更跌到6062億港元。
央視點名報道,這是最近一段時間央媒第二次點名匯豐銀行。今年7月24日,《人民日報》發布長文,披露了匯豐銀行構陷孟晚舟的細節。
巧合的是,也就在同一天,中國銀保監會官網公布了匯豐銀行深圳龍崗支行關閉的批復消息。
匯豐銀行最新消息
北京時間7月24日上午,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公開孟晚舟引渡案下一階段庭審的證據材料。
人民日報稱,公開證據表明,所謂孟晚舟案,完全是美國炮制的政治案件。匯豐銀行參與構陷,惡意做局、拼湊材料、捏造罪證,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
美國向加拿大法院提交的《案件起訴記錄》稱,孟晚舟對匯豐“隱瞞”了華為與香港星通技術有限公司的關系,“誤導”匯豐繼續向華為提供銀行服務,匯豐因此違反了美國對伊朗制裁法案,面臨民事和刑事罰款的“風險”,孟晚舟對匯豐構成“欺詐”。
人民日報稱,在公開的材料中,包括PPT全文,以及匯豐與華為的業務郵件記錄。美國蓄意隱瞞、曲解核心信息,指控完全不符合事實。
人民日報稱,2012年,美國政府就嚴重洗錢和資助國際恐怖主義行為指控匯豐,美國司法部認定:匯豐銀行參與洗錢活動。為此,匯豐支付了19.2億美元罰金,并與美國司法部達成為期5年(2012—2017)的《延期起訴協議》。匯豐同意“在任何調查中配合美國司法部”,如果未能履行相關要求,美國司法部有權撤回該協議,并向匯豐提出刑事指控。
所以,正是從2012年起,匯豐一步一步設置陷阱,目標鎖定孟晚舟。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最近表示,商務部推出的《清單》是正當防衛利器。明確了哪些行為損害了中國企業的正當權益、中方可以予以怎樣的回擊。通過白紙黑字的方式,為今后處理類似的問題提供了標準和規范。
匯豐銀行最終會不會進入《清單》,各位拭目以待。更多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