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去產能的深入推進,國家發改委再三表示,除了煤、鋼以外,將有多個新行業的落后產能進入去產能行列。盡管去產能“擴圍”的具體行業尚未對外公布,不過根據各部委透出的訊息大致可以判斷出,有色金屬、建材、新能源、船舶等行業的落后產能將入列。從以往的市場表現來看,去產能→漲價→概念股上漲,在供給側改革不斷推進的情況下,這種預期已經深入人心。那么,哪些行業存在機會呢?
電解鋁一直被定義為有色領域的過剩行業,供給側改革將對鋁行業形成整體利好,這一利好不僅體現在淘汰落后產能,更體現在產能的升級轉型。興業證券認為,2017年加大電解鋁調控力度成大概率事件,行業走勢值得期待。建議選取電解鋁企業中產業鏈完整、原材料自給率高的企業,如中國鋁業(國內氧化鋁龍頭,業績改善明顯)以及停牌中的云鋁股份(氧化鋁自給率不斷提高,云南水電優勢明顯)。
另外,相對鋼鐵、煤炭、有色等2016年漲幅居前的去產能受益板塊而言,受益去產能以水泥、玻璃為代表的建筑材料板塊滯漲現象勢必在2017年受到市場關注。對于水泥、玻璃等來講,未來供給側改革的核心主線是區域集中度的提高,去產能以兼并重組為主。
申萬宏源表示,2017年行業主要看點仍在供給端:1、環保壓力下北方區域停產范圍、時間及執行力度加大;2、區域龍頭整合帶來集中度變化、協同提價預期強;3、政策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自上而下推動產能收縮。配置上建議關注華新水泥、海螺水泥、冀東水泥等,國企改革相關標的關注寧夏建材、祁連山。
對于玻璃行業,民生證券認為,玻璃需求因房屋竣工面積較大而預計向好。玻璃幕墻等產品及安裝處在地產產業鏈末端,往往與地產竣工直接聯系。因地產銷售在2016下半年較為火爆,預計2017年房屋竣工量較高,對玻璃需求形成支撐。
造船業方面,民生證券認為,船舶需求量2018年起將有望開始回升。船舶一般使用壽命在15年左右,而上一波船舶交付高峰自2003年開始,這就意味著2018年起這些船舶開始進入拆解船齡,為維持運力而產生的新船需求將開始增加,行業形勢有望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