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法所得6166萬也被沒收;海通證券、國信證券也因為“司度”違規融券被罰,司度賬戶曾因做空A股被停止交易
5月24日晚,中信證券發布公告稱,因違反融資融券相關規定,在2015年為司度(上海)貿易有限公司提供兩融服務,證監會責令中信證券改正,沒收違法所得約6165.58萬元人民幣,并處約3.08億元罰款。證監會披露信息顯示,中信證券違規為外資機構提供兩融服務,后者在2015年股災期間做空中國股市獲取巨額收益。
凈融券收益562萬,凈傭金收益5603萬元
2015年,中信證券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調查系中信證券在融資融券業務開展過程中,存在違反《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第八十四條“未按照規定與客戶簽訂業務合同”規定之嫌。
經歷兩年的調查,證監會處罰落地,證監會認為,中信證券在司度從事證券交易時間連續計算不足半年的情況下,為司度提供融資融券服務,于2012年3月12日為其開立了信用證券賬戶。一周后即與司度簽訂《融資融券業務合同》,使司度可以開展融券交易。
融券交易是指,投資者以資金或證券作為質押,向券商借入證券賣出,在約定的期限內,買入相同數量和品種的證券歸還券商并支付相應的融券費用。可以理解為,股價下跌,投資者融券交易賺錢。據了解,目前交易所要求的杠桿比例為1:1,客戶通過融券交易可以使收益擴大兩倍。
司度公司和中信證券在2015年股災中通過“做空”獲益頗豐。截至2015年10月22日,中信證券向司度收取融券收益人民幣5288.6萬元,融券成本人民幣4726.3萬元,凈融券收益人民幣562萬元;截至2015年10月10日,中信證券向司度收取交易傭金人民幣8942.88萬元,扣除交易所規費人民幣3339.57萬元,凈傭金收益人民幣5603萬元;共計收益人民幣6166萬元。
司度賬戶因做空A股被勒令停止交易
2015年股災期間,司度公司因做空A股巨額獲利受到外界關注。2015年7月31日,司度公司出現在證監會勒令停止交易的24個賬戶中,司度公司是唯一被勒令停止交易的外資賬戶。
據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司度貿易隸屬于國際對沖基金巨頭Citadel。司度貿易成立于2010年4月,注冊資本為500萬美元,其中,深圳市中信聯合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中信證券子公司)持股20%,時任中信證券總經理程博明為該公司法人、董事長;CITADEL GLOBAL TRADING S.AR.L.持股80%。時任中信證券另類投資部負責人汪定國為司度“中方董事”。
這一關系讓市場懷疑中信證券與外資機構聯手做空A股牟利。不過,中信證券后來發聲予以澄清,表示“涉事公司股權已于2014年轉讓”,工商資料顯示,2014年11月,中信聯合創業將20%股權轉讓給了CITADEL GLOBAL TRADING S.AR.L.,司度貿易變為外商獨資企業。
2015年8月,包括其時任總經理程博明、中信另類投資部的汪定國、徐剛、葛小波、劉威、許俊、房慶利、姚杰、梁鈞等中信證券高管被公安機關要求協助調查。
此次公告披露,證監會責令中信證券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人民幣6166萬元,并處人民幣3.08億元罰款;對上述違規行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笪新亞、宋成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人民幣10萬元罰款。
國信證券、海通證券為“司度”違規融券亦被罰
除了中信證券,還有海通證券和國信證券及國信期貨涉嫌為“司度”提供融券等服務以及未勤勉盡責被罰。
截至發稿時,海通證券、國信證券、國信期貨因此前違規向司度(上海)貿易有限公司提供融資融券業務以及未勤勉盡責,分別被證監會罰款254.8萬元、1.04億元、54.08萬元,并沒收違法所得。
證監會通告稱,海通證券融資融券費用與傭金收入合計50.96萬元。國信證券上述融券行為共計收益2088.6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