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9月3日訊:科技界總有新發明,比如熱議的腦機接口。可是新發明在商業上未必都能成功,昨天樹澤跟大家分享了幾個科技界慘痛的大敗局,今天咱們講一個成功的發明,然后借以討論好發明和壞發明,這里面到底有什么規律。
財經365視界-新技術我們如何不上當?
在開始之前,你可能會問,為什么要討論這個事,我又不是科學家發明家,這和我們有關嗎?
其實今年以來,你會發現,資本市場中一直有一條很熱的主線,就是科技。只要有新產品、新技術路線出來,資本市場就會無比興奮,如果只是一個不明真相的群眾,就很容易被概念忽悠上車,最后變接盤俠才發現,其實那根本就不是方向,也不是趨勢。
很多技術和發明剛出來的時候,看起來特別像未來的大趨勢,但那可能是一個假象,在大自然的演化歷史中,有個理論叫側枝盲端說明了這一點。
就像這幅圖畫的樣子,科技路線的演化和大自然很像,每次當一個新枝椏長出來,看起來它似乎會一直生長下去,可是長著長著你會發現,它旁邊的側枝開始冒芽。在一開始,側枝非常短小,看不出方向,可是長著長著,側枝甚至超過了主枝,你以為側枝是方向了,結果側枝旁邊又冒出了新枝椏。每次當主干趨勢出現,它沒有延續,反而走向了末端和終結,能夠每一次都走在正確的軌跡上,這是極為困難和罕見的。
我們下面就想和大家分享一個類似的傳奇故事,看看一個好發明和好技術,中間經歷了多少的百轉千回。
1851年,有個賣玻璃的創業公司成立了,那個時代最偉大的產業是鐵路生意,好比今天的互聯網,賣個玻璃,在當時壓根就被人瞧不起。
時間一晃三十年過去,愛迪生的燈泡被發明出來。電燈走向千家萬戶,量產需要大量的玻璃燈罩,這種玻璃很特別,它需要完全密封。愛迪生找了很多人都做不了,于是只能找到這家小公司,本來說是幫忙生產一批玻璃燈罩,可是這公司看準機會,直接幫愛迪生投資了兩條產線。后面的傳奇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人類從此進入電氣時代。所以能夠踏準時代浪潮,是成功發明的第一個必要條件。
100年之后,這家玻璃公司突然宣布轉型,要進軍鋼化玻璃,他們的化學家把一塊特殊的玻璃放進火爐中做實驗,本來設置了600度,一不小心把6寫成了9,900度的高溫下這個實驗肯定是必敗的!可是奇跡發生了,玻璃沒有融化,反而成了一塊奶白色的玻璃。化學家突然發現,這種特殊的玻璃感光之后,表面顏色會發生變化,而這種可以變色的玻璃,正好可以用于電視機顯像管的制造。于是這家公司,從一家賣燈泡的,一舉跟隨著電視機的熱銷,進入了人類影像時代。
這次轉型說明,成功的發明,第二個必要條件是幸運。很多科技發明在參數設置上,都是機緣巧合、是偶然的產物,而在兩個世紀中,連續兩次踏準時代浪潮,就更是一種巨大的幸運。
可是故事還沒有結束,07年第一代智能手機問世,手機第一次使用全玻璃結構,對強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喬布斯就像當年的愛迪生一樣,又找到了這家玻璃公司,不僅要耐磨,而且玻璃要薄至1.3毫米,可是當時業界的工藝是4毫米,喬布斯只給了它兩個禮拜的時間。結果兩周之后,鋁硅鋼化玻璃問世,這條產線的收入從零爆發到10億美元,只用了5年!如今,全球幾乎所有的手機屏幕,使用的都是這種高強度玻璃。
一個新發明本身就已經很困難了,想要在商業上取得巨大成功,第三個必要條件是能干。怎么理解能干?簡單來說,就是能比所有的競爭對手干的更好,能更好的滿足人們的需求。
我們大量觀察這種優秀的企業,這種能干的基因到底是哪來的?這背后又有一個規律,因為聚焦,所以能干。有些人一會發火箭一會腦機接口,而有人做玻璃能170年堅持在一個領域不斷打磨不跑偏,幾代人只做一件事,是專注和聚焦、是主動選擇放棄不做一些事,才讓企業打磨出針尖一樣的競爭力。
最后簡單小結一下,今天我們說到了成功的發明和技術需要具備三個必要條件:聚焦+能干+幸運;尤其是最后一個條件,幸運。世界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就像大自然演化一樣,它是隨機的,也是沒有方向的,成功只是偶然的產物,沒有什么是確定無疑的明確趨勢。
更多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