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訊股票(微信號:istocknews)消息 北京時間5月25日,截至美股收盤,道指上漲74.51點,漲幅0.36%,納指上漲24.31點,漲幅0.4%,標普500上漲5.97點,漲幅0.25%。
目前來看,經濟數據表現不佳,市場對美經濟計劃、稅務改革等促增長目標感到擔憂,避險情緒彌漫,上周,道指及標普500指數分別下滑,但納指逆市上漲,尤其是科技板塊在2017年攀升到了高度,互聯網股票達到兩位數增幅。然而,這是否意味著互聯網泡沫的悲劇不會再度上演,華爾街對此持樂觀態度。
美股今年疲軟,科技公司股票卻如破竹。有關分析師指出盡管2017年科技公司較2000年更為成熟,利潤大多來自玩家,但是就價格的泡沫感和投資者的狂熱度而言,兩個時期仍有不少相似之處。相關數據顯示,FirstTrust網絡股指數上漲19%,大幅超過標普500指數同期的6.7%,納斯達克100指數Powershares的漲幅甚至更超過25%。
取得進展的功勞大多記在互聯網公司名下,如亞馬遜、Facebook和Netfix上漲近30%,而谷歌母公司Alphabet也上漲了22%。整個科技板塊的平均市盈率為27.35,而FirstTrustETF成分股的市盈率則達到了70.1,具體個股方面,美銀美林的報告指出,在當前環境不利的情況下,納斯達克互聯網指數市盈率為61,達到迫近股市‘重大頂部’的水平,Netflix市盈率更高達205.96。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科技板塊是標普500指數當中最大的板塊,占比20.8%。在互聯網泡沫的高峰期,其占比曾經達到34.5%。
然而,市場最大板塊的突破并不意味著股市整體強勢。相反,在投資者情緒發生轉變時,市場或將顯得更加脆弱。摩根士丹利就就此警告說,廣泛投資者們已經在“擔心科技板塊所驅動的指數級增長速度或許已經達到了不可持續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