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王雅潔
23日,保險、銀行股集體拉升護盤,滬指快速翻紅。在當日個股呈現普跌走勢的情況下,保險、銀行板塊保持普漲態勢。尤其是保險板塊,23日當日漲幅為1.18%,已實現連續5日上漲,漲幅達4.06%,居各板塊之首。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西水股份(600291,股吧)(600291)、中國人壽(601628)、新華保險(601336,股吧)(601336)23日漲幅均超過2%,領漲勢頭強勁。尤其是西水股份當日收盤價為18.67元,漲幅達6.20%。
5月以來,在A股苦守3000點大關的關鍵時刻,保險股的集體逆勢拉升著實令市場意外。市場資金尤其是滬股通資金源源不斷地涌入保險板塊,令保險股成為新的避險天堂。有機構向經濟導報記者透露,近期有關部門明確了最新的窗口指導意見,大資金向保險股靠攏或與此有關。
逆市走強引關注
從本周一(5月22日)的行情來看,雖然行業板塊呈現普跌態勢,但保險股卻逆市走強,板塊漲幅居前。保險股的翻紅拉升引來市場普遍關注。
23日,保險股果然不負眾人所望,在個股呈現普跌走勢的情況下,依舊顯示護盤決心。西水股份在保險板塊拉升勢頭最猛,漲幅達6.20%;中國人壽、新華保險緊隨其后,漲幅分別達3.14%、2.12%;此外,中國太保(601601,股吧)(601601)、天茂集團(000627,股吧)(000627)、中國平安(601318)也分別上漲1.47%、0.95%和0.77%。
在此輪保險股被青睞前,4月雄安新區概念橫空出世,成為大額資金反復進出、炒作賺錢的主戰場。而當雄安概念經歷了幾波明顯的下跌行情,獲利資金大額回吐之后,保險股卻在近期走出了一波獨立行情。
經濟導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保險股在4月底觸底反彈,5月開始集體翻紅大漲。截至發稿日,西水股份5月漲幅最高,達28.05%;其次是中國平安和新華保險,目前漲幅均超10%,分別達13.72%、13.76%;天茂集團、中國人壽、中國太保5月漲幅也分別達9.06%、6.89%、4.68%。
持倉股民有喜有憂
保險股的逆市拉升著實令市場意外,同時也觸碰到不少持倉股民的興奮點。
“目前,中國平安已站上43.17元(每股)的高點,會不會突破前一個壓力線46.71元(每股)呢?”一位中國平安持倉股民對經濟導報記者提出了他的期冀。
也有“手快”股民未預料到中國平安的一路上揚。以平均價33.5元(每股)成本價買入,在本月中旬又以39.75元(每股)賣出的一位久經沙場的股民張濤向經濟導報記者坦言,“在保險業產品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我認為保險股股價會略有調整。雖然賣出了,但我本意還是想接回來,但中國平安一路上漲,沒有給我這個機會。”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單從滬市情況來看,近期金融板塊頗受外資青睞。中國平安更是成為近一個月內海外資金最為關注的金融個股。
5月份以來,港資通過滬股通買入中國平安金額超過40億元,成為近半個月滬股通交易金額最大的個股。數據顯示到了5月22日,中國平安的買入金額高達42.30億元。
在張濤眼里,從中國平安內含價值及新業務價值來看,其股價上漲空間是不可估量的。
不僅是中國平安,從今年一季度開始,已出現資金涌入保險股的現象。有數據顯示,以一季度最后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計算,包括A股四大險企以及借道西水股份上市的天安財險、借道天茂集團上市的國華人壽6家公司,一季度的增量資金達117億元。
監管引導釋放紅利
在近期走出一波“一枝獨秀”行情的保險股,已經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到底是什么利好助推資金不斷涌入保險板塊?保險股是否是避險天堂?
華創證券分析師洪錦屏就表示,在行業保障需求爆發的大框架下,當前監管層頻繁引導保險回歸保障的舉措是對行業加速轉型的深化和延續,對規范經營的大型保險公司構成相對利好。
在洪錦屏看來,在市場沒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之前,每一次的股價回調均是吸納良機。據她分析,中國平安是保障需求爆發框架下最純正標的,正在向友邦保險看齊;而新華保險轉型與行業共振,彈性極高;除上述兩家險企外,還有包括中國人壽、中國太保在內的保險股均被券商分析師看好并強烈推薦。
今年一季度,保險業在產品結構調整下業績持續增長。保監會本月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3月底,原保險保費收入15866.0億元,較2016年同期同比增長32.45%。其中,產險業務同比增長11.50%,較上月有所上升,壽險業務同比增長為37.04%。此外,險資運用余額140736億元,環比增長0.87%,占總資產的86.97%。
從A股四大險企的保費漲幅來看,與去年同期相比,中國人壽同比增長22%,中國平安同比增長35.8%,中國太保同比增長29.5%,新華保險同比減少20%。
“除保費規模增速繼續維持高水平外,低迷的保險股確有超跌反彈的需求,在銀行、券商非銀股下跌的情況下,保險股成為避險資金的首選。”有機構人士透露,原因是多方面的,護盤的解釋也合理,因為近期有關部門進行了窗口指導。
對于保險股的走勢,券商均看好“買入”。中信建投分析師楊榮就明確指出,利率上升或者維持在高位只是決定準備金補計提釋放利潤時點的先后,而趨勢早已產生。在國家不斷出政策引導長期保障型產品的背景下,回調是買入保險股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