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昌俊
近日,南京市一家比較特別的老年公寓開業。據了解,該養老院參照歐美、日本等地先進養老管理和服務理念,很注重老年人的精神慰藉問題,同時也注重老人與子女互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院里還針對每位老人建立了“微信家屬群”,群里每天互動很頻繁,群里除老人家屬外,還有護工、全科醫生。工作人員每天多次將老人的血壓、吃飯、服藥、洗浴、微心愿等信息一一上傳。(南京日報)
把老人送到養老院,不少為人子女者最擔心的一點,就是怕老人在養老院被照顧不周:飲食情況怎樣?衛生狀況如何?生病了會不會得到及時的醫治?諸如此類,幾乎成了一些人的心病。
但南京的這個老年公寓僅僅通過一個“微信家屬群”,就讓這些擔憂在很大程度上被輕松化解。
在這個微信群里,老人每天的血壓、吃飯、服藥等信息都一目了然。雖說看似只是個普通的微信群,但卻有力的解決了老人家屬與養老院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更為重要的一點是,此舉既方便了親屬對老人狀況的隨時了解,也必然讓老人們能夠更多感受來自子女的關心。老人雖與子女沒有住在一起,但通過這種量化的信息傳遞,實質上子女可能比老人住在家,更能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
這種微信群溝通模式,其實在很多領域都開始流行。比如,現今絕大多數班級都建有家長和教師加入的微信群,隨時保障家長與家長之間,家長和教師之間的交流與信息互通。特別是在幼兒園階段,不少幼師會將孩子的吃飯情況,衛生狀況上傳到微信群,讓家長們隨時了解動態。我們都說老人是“老小孩”,幼兒園的家長微信群與養老院的微信群,在某種程度上,其性質是相通的。
而這一點,也值得更多的養老院學習借鑒。一來,建立微信群幾乎不需要增加成本,二來,微信群不僅讓老人與家屬的心走得更近,也增進了養老院與親屬之間的理解。
此外,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同樣可以借助于技術,讓老人即便住在家里,也可以隨時享有優質、便捷的養老服務。事實上,目前已有一些地方開始嘗試,如“青島好兒女助老服務社”為老人發放智能手機,手機可一鍵呼叫到青島市養老服務協會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客服人員將根據需求,為老人安排醫療護理及生活照料服務。
總之,希望在新技術時代,能夠有更多利用新技術來提升養老院透明度與溝通效率的意識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