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午后,股指震蕩下行中一度小幅跳水,以銀行板塊為代表的權重股托底下題材股表現低迷。分析人士普遍表示,未來一段時間,市場更注重安全性訴求,風險偏好仍將持續走低,伴隨著經濟增長的逐漸企穩,銀行股的優勢將進一步凸顯。
從盤面來看,昨日,有11只銀行股逆市上漲,招商銀行(600036)漲幅居首達到1.75%,張家港行(002839)緊隨其后,漲幅為1.42%,而江陰銀行(002807)和工商銀行(601398)漲幅也均在1%以上,分別為:1.08%和1%。此外,昨日逆市上漲的銀行股還有:建設銀行(601939)、興業銀行(601166)、農業銀行(601288)、中國銀行(601988)、交通銀行(601328)、浦發銀行(600000)、華夏銀行(600015)。
資金流向方面,《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300033)數據統計顯示,昨日,共有12只銀行股呈現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2.29億元,包括農業銀行、南京銀行(601009)、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江陰銀行等在內的8只銀行股大單資金凈流入均超1000萬元,分別為:7595.97萬元、3610.68萬元、2483.39萬元、2039.81萬元、1813.98萬元、1314.50萬元、1207.88萬元、1045.87萬元。
由于當前市場風險偏好較低,投資者更看重成長空間,成長性較好的行業備受關注。作為盈利能力較強的行業之一,上市銀行一季度凈利潤普遍表現較好,在25家上市銀行中,除江陰銀行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出現微幅下滑外,其他上市銀行均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其中,貴陽銀行(601997)、寧波銀行(002142)、南京銀行、常熟銀行(601128)、江蘇銀行(600919)、無錫銀行(600908)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幅均在10%以上,分別為:19.56%、16.20%、15.78%、11.51%、11.19%、10.46%。
除業績普遍優異外,銀行股的另一優勢就是估值處于低位,統計顯示,截至昨日,共有14只銀行股最新動態市凈率不足1倍,占行業內成份股比例高達56%,交通銀行(0.68倍)、光大銀行(601818)(0.68倍)、華夏銀行(0.7倍)、平安銀行(000001)(0.72倍)、中國銀行(0.74倍)、中信銀行(601998)(0.74倍)、興業銀行(0.78倍)、民生銀行(600016)(0.79倍)、農業銀行(0.82倍)、浦發銀行(0.86倍)等10只個股最新動態市凈率在銀行股中較低。
較高的股息率也成為吸引資金的又一大優勢,統計顯示,25家上市銀行平均股息率為4.26%,跑贏多數銀行理財產品。
三大優勢疊加之下,銀行股成為機構普遍看好的重要標的,最近1個月,有22只銀行股獲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而機構對破凈銀行股的關注度更加明顯,以南京銀行、興業銀行、北京銀行(601169)、平安銀行等為代表的破凈銀行股機構看好評級家數均在10家以上,分別為:20家、11家、11家、10家。
作為機構最為看好的破凈銀行股,南京銀行最新收盤價為10.33元,中信證券(600030)指出,優質的資產質量是南京銀行的優勢之一,同時資產負債表結構也在逐步優化,負債的穩定性有所增強;不過在快速擴張背景下資本壓力開始顯現,同時央行強化MPA考核也會對資產擴張帶來影響。維持“增持”評級,目標價13元,對應2017年市凈率為1.3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