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5月18日報道,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金發表示,試開采團隊下一步將繼續在附近海域再進行兩至三個不同礦區和類別的試開采工作,積累更多試開采經驗,為在2030年前進行天然氣水合物商業開發打下基礎。相信在2030年以前,具有最大潛力的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將會得到商業性開發利用。
這標志著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采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中國管轄海域和陸區蘊藏豐富的可燃冰資源。據測算,海域可燃冰資源量達幾百億噸油當量,其遠景資源量與海域和陸地油氣資源量相當。
另據臺灣《聯合報》網站5月18日報道,據新華社報道,中國宣布,首次在海域成功開采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可燃冰被視為即將取代油氣的新能源。據了解,中國是在南海海域,以自主研發的天然氣水合物冷鉆熱采關鍵技術,完成首次開采。
據報道,中國為全球第三大凍土國,可燃冰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東海海域、青藏高原和東北凍土帶,資源量初估超過1000億噸油當量。
據國土資源部調查,其中陸域資源量至少有350億噸油當量,而南海的可燃冰儲量大約為680億噸油當量。大陸在2013年首次在珠江口盆地東部海域鉆獲高純度可燃冰。
可燃冰是天然氣水合物的俗稱,主要成分是甲烷,由水分子和氣體分子組成,外貌類似冰雪,可以像固體酒精一樣被點燃,因此被稱為可燃冰。可燃冰被國際公認為石油、天然氣的替代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