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央行:周二進行1500億7天期逆回購操作,4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分別為2.45%、2.6%,均與上次持平;當日有200億逆回購到期,凈投放1700億,為4個月來最大力度。另外,當日有1795億MLF到期。
2、Wind資訊:截至5月16日,央行貨幣政策工具余額規模已達7.07萬億。同時,針對4月宏觀數據解讀,市場分化明顯,有機構分析數據增速放緩,意味政策拐點或逐步臨近,但亦有機構認為,短期實體經濟能夠承受融資成本上行。
3、保監會:下發《關于規范人身保險公司產品開發設計行為的通知》,明確萬能險、投連保險設計應提供不定期、不定額追加保險費,靈活調整保險金額等功能。同時,保險公司不得以附加險形式設計萬能險或投連保險。
4、中證報:保監會擬發文規范信保業務,目前正在行業內部征求意見。辦法要求,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承保的信保業務責任余額不得超過上一季度末凈資產的10倍;嚴禁為四類融資行為提供信保業務。
5、新華社:治理保險亂象,關鍵要扎牢監管籬笆,讓監管之手更有力;保監會近期連續出臺相關政策文件,旨在全面摸清行業風險底數,堵住監管漏洞,維護保險業平穩健康發展。
6、財新:在近期“監管共振”的影響下,部分規模擴張速度較快的商業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表外業務踩剎車,資產擴張速度下降,有縮表之效。招商銀行持有近5000億的同業理財,現在已經壓縮到3000多億,跟其他銀行差不多。
7、隔夜shibor報2.7460%,上漲3.00個基點。7天shibor報2.8827%,下跌0.06個基點。3個月shibor報4.4278%,上漲0.94個基點。
8、新華社:部分機構寄希望經濟疲弱和物價下行走勢能迫使央行扭轉中性偏緊的貨幣政策,然而這些機構夸大了經濟和物價的下行壓力;當前價格穩步于溫和通脹區間,經濟亦預計能夠總體保持全年平穩增長,金融降杠桿正當其時。
9、安信證券高善文:中期來看,利率水平抬升進而影響到實體經濟,需要傳導時間;監管部門已有過“錢荒”時政策失誤的教訓,實體經濟領域房地產庫存快速去化,利率上行使得地產投資下降的幅度不會很大,全球經濟恢復背景對國內也有支撐,金融去杠桿誤傷實體經濟可能性偏小。
10、財新:一位接近銀監會的人士透露,現在委外糾紛很多,銀行和通道扯皮,到底是誰的責任;監管層正在摸底委外糾紛問題。此外,要求理財登記穿透底層基礎資產并且不允許等比例拆分。
11、國泰君安:預計二季度GDP增速6.8%,中期內基本面向好。貨幣政策操作的關鍵在于金融風險,金融監管的節奏可能放緩。當前經濟落而不弱,表明貨幣政策““中性偏緊”基調將延續,邊際收緊或持續至明年二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