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據中國國務院最新發布指導意見稱,到2020年,中國信息消費規模預計達到6萬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11%以上;信息技術在消費領域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信息產品邊界深度拓展,信息服務能力明顯提升,拉動相關產業領域產出達到15萬億元。
24日,中國政府網刊登“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指出,中國信息消費有效供給仍然創新不足,內需潛力仍未充分釋放,消費環境亟待優化。
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中國信息基礎設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寬帶中國”戰略目標全面實現,建成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網絡提速降費取得明顯成效。
同時,基于網絡平臺的新型消費快速成長,線上線下協同互動的消費新生態發展壯大。公共數據資源開放共享體系基本建立,面向企業和公民的一體化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成。網絡空間法律法規體系日趨完善,高效便捷、安全可信、公平有序的信息消費環境基本形成。
意見鼓勵提高信息消費供給水平,鼓勵企業發展面向定制化應用場景的智能家居“產品+服務”模式,推廣智能電視、智能音響、智能安防等新型數字家庭產品;支持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推動各類應用電子產品智能化升級,在交通、能源、市政、環保等領域開展新型應用示范。
在推動信息基礎設施提速升級方面,要加大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進一步拓展光纖寬帶和第四代移動通信(4G)網絡覆蓋的深度和廣度,促進網間互聯互通。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國家、節點城市網絡建設。
管理上,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繼續推進信息消費領域“證照分離”試點,進一步簡化優化業務辦理流程,推行清單管理制度,放寬新業態新模式市場準入。健全用戶身份及網站認證服務等信任機制,提升網絡支付安全水平。
意見表示,要加大財稅支持力度,深入推進信息消費試點示范城市建設。鼓勵各地依法依規采用政府購買服務、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方式,加大對信息消費領域技術研發、內容創作、平臺建設、技術改造等方面的財政支持,支持新型信息消費示范項目建設。
同時,落實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政策,促進社會資本對信息消費領域的投入。經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互聯網企業,依法享受相應的所得稅優惠政策。
了解更多財經新聞資訊,請關注財經365。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