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本月7日卓偉等大批娛樂大V被全網封號后,微信公眾平臺上的娛樂八卦類內容也被封停。據網友不完全統計,包括嚴肅八卦、毒舌電影、關愛八卦成長協會、蘿貝貝、南都娛樂周刊、芭莎娛樂等25個知名娛樂八卦號的微信公眾號被封停。(6月9日《北京晨報》)
不知從何時起,娛樂資訊成了八卦新聞。在一些人看來,且不說明星戀愛結婚、生兒育女,以及趣聞、緋聞、丑聞,即便咳嗽一聲、打個噴嚏,也是消費的猛料。據調查,從今日頭條2016年各類移動資訊的占比看,娛樂資訊遙遙領先,占平臺總量接近70%,而真正與社會民生相關,或高雅藝術的新聞,只能被壓制在不起眼的角落。娛樂八卦,似乎永遠不缺“頭條”。
人類與生俱來的好奇心,易被吸人眼球的娛樂八卦所激發。人們越是關注八卦,一些“星探”“狗仔”就會不遺余力地去挖掘明星的緋聞隱私,提升自己追星帳號的點擊率、閱讀量,進而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由此,使得一些低俗媚俗的娛樂八卦充斥網絡空間,不僅對明星本人造成了負面影響,也對公眾特別是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產生了惡劣影響。
有人說,明星作為公眾人物,私人空間的公共化在所難免。律師認為,雖然公眾人物尤其是明星的隱私權是有限的,但并不代表報道就可以百無禁忌,“公眾人物只有當他們的個人事項與公眾享有知情權的公共事務、公共利益、公共合理興趣存在著聯系時,他們的隱私權才應該受到限制。”明星也是公民,其隱私權同樣受法律的保護。2017年6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明文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利用網絡從事侵害他人名譽、隱私、知識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等活動。可見,那些熱衷于挖掘明星隱私的大V,明顯觸碰了法律紅線。
娛樂八卦在網絡空間橫行,某種程度也是不同平臺之間惡性競爭的結果。“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模式,顯然在娛樂資訊領域已出現了偏差。讓網絡空間清朗起來,需要網站切實承擔起主體責任,從入口處壓縮娛樂八卦恣意橫行的空間,摒棄低俗媚俗、造謠誹謗的炒作。
監管部門依法約談并敦促網站封停大批娛樂八卦的微信公眾號,可謂是一次正本清源。希望各家平臺、各方用戶真正受到警醒,將此次整治行動作為凈化網絡環境的契機。只有各方面同向努力、全方位筑牢底線,才能讓我們的網絡空間更潔凈、更健康、更文明、更和諧。